(来源: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讯(记者 李秀梅)10月28日,在2025论坛年会以全球视野共筑中国特色养老金融体系论坛上,保险(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蔡希良表示,构建中国特色养老金融体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养老金融既要致力于全覆盖,一个也不能少,又要分层次分阶段进行差异化安排。养老金融服务理应根据人民群众的年龄结构、健康状态、生活环境变化进行针对性调整,精准高效,满足多元化的需求。
蔡希良提到,构建中国特色养老金融体系,必须坚持服务大局,养老金融汇聚规模庞大、期限超长的稳定养老资金,必须统筹兼顾保值增值与服务实体经济的双重使命。这就需要积极引导养老资金更多流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形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实现养老资金保值增值的良性循环。
蔡希良认为,构建中国特色养老金融体系,必须坚持创新驱动,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总体上符合各国现代化和人口发展的一般规律,但也有着显著的规律特征。老龄人口规模大,老龄化发展速度快,广大金融机构在服务养老事业发展中要善于运用创新思维,立足我国实际,积极探索养老金融商业模式、产品服务等领域的创新。
蔡希良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养老金融体系,必须坚持开放合作,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难题,全球很多国家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创新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尊重国情差异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全球视野引入成熟管理模式,并注重进行本土化适应性改造。
“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更是天下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在制度设计、产品创新、资金储备、产业培育、服务优化等方面协同发力。这既需要持续强化政策引导,针对养老金融业务特点与风险管控的要求,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支持体系,也需要做好理念宣传,继续培育老有所养、人人有责,老有所为、人人有责的社会理念。”蔡希良总结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