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速递|广联达(002410)接受博时基金等12家机构调研 聚焦建筑数字化机遇与AI战略


2025年10月27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联达”)在公司二期大厦621会议室以现场形式接待了特定对象调研,博时基金、华夏基金、工银瑞信、财通资管、泰康资产等12家机构参与。公司董事长、总裁袁正刚,高级副总裁、财务总监刘建华,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冯健雄出席调研,就建筑行业前景、核心业务进展、AI战略布局等热点问题与机构投资者进行深入交流。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Col1 编号:2025-008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 (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活动参与人员 博时基金、华夏基金、工银瑞信、财通资管、泰康资产、广发基金、银华基金、朱雀基金、天弘基金、东方资管、和谐汇一、高信百诺
时间 2025 年10 月27 日
地点 广联达二期大厦621 会议室
形式 现场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名 董事长、总裁 袁正刚 高级副总裁、财务总监 刘建华 副总裁、董事会秘书 冯健雄

行业前景:数十万亿产值基底未变 数字化成转型关键

针对当前房地产行业调整对建筑行业的影响,公司管理层指出,尽管住宅开发领域面临挑战,但建筑业作为国民支柱产业的地位未变,每年数十万亿的产值体量依然庞大,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管控”和“高质量发展”,数字化成为降本增效的核心抓手。

“当前恰是建筑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管理层强调,行业结构性机会显著:一是以“两新一重”为代表的增量基建需求,如交通、水利等重大项目;二是存量市场空间广阔,老旧小区改造、公共建筑维护等城市更新与运维业务需求可持续;三是制造业升级带动工业厂房及配套设施建造需求旺盛。

核心业务:造价、施工、设计协同推进 盈利能力持续优化

造价业务:从“单次交易”到“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行业调整期,造价业务通过深化内涵实现增长。公司表示,该业务已从传统招投标阶段的算量、计价,扩展至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增长动力来自产品模块扩展(如从土建算量延伸至安装、装饰等多专业领域)和服务深度增加(提供指标数据、材料价格信息等增值服务)。新清单政策落地进一步驱动市场化和精细化需求,为产品创造有利环境。

施工业务:聚焦纯软件解决方案 亏损持续收窄

施工业务战略地位不变,近年通过业务调整提升盈利能力。公司剥离硬件集成业务,聚焦纯软件解决方案,降低人力及运营成本;同时从单点工具升级为一体化平台,打通人员、机械、材料等管理要素数据,提升协同效率。目前,该业务毛利率已显著提升,亏损持续收窄,向高质量、可持续方向发展。

设计业务:深耕十年布局“工业软件” 设计成本一体化获认可

设计业务作为建筑数字化核心“工业软件”,公司已持续投入超十年。2020年收购洛阳鸿业后推出数维系列软件,覆盖房建与基建领域。在房建板块,通过设计成本一体化解决方案切入EPC项目,帮助客户在设计阶段快速核算成本、优化方案,解决设计超概算痛点;基建板块则结合国家重点项目推进产品试点与推广。

海外拓展与AI战略:双线并行拓市场 AI全面赋能产品

海外业务被视为重要增长引擎,当前采取双线并行策略:亚洲市场推进算量、计价等产品全球版研发,预计明年在东南亚开展试点验证与销售;欧洲市场重点推广设计产品,依托收购的MagiCAD品牌基础,将其底层平台切换至自主可控的数维平台,目前已在芬兰等地试点,验证通过后将放量推广。

AI方面,公司2023年提出“ALL IN AI”战略,当前所有产品均已实现AI赋能。基础层构建建筑行业垂类大模型,解决通用大模型专业场景适应性问题;产品层融合AI能力,如算量业务的AI识图可快速生成算量模型(将数周工作缩短至小时级),施工业务的AI进度分析可实时管控物料消耗与进度,设计业务引入AI进行方案生成与优化。

成本管控与未来规划:聚焦人效提升 十三规划锚定三大方向

成本管控方面,公司以“提升整体人效”和“专项费用专项管理”为基调,过去两年通过组织优化与人员调整,总人数下降,人均效能显著提升。薪酬费用注重核心人才激励与利润共享,非薪酬费用聚焦市场机会(如行业峰会、客户活动)和战略领域研发(AI、海外)。

关于“十三规划”,公司表示仍在制定中,核心方向已明确:一是全面推进AI战略,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所有产品与解决方案;二是系统性布局海外市场,将其作为增长引擎;三是持续聚焦建筑主业,深耕成本、施工、设计三大业务,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活动过程中所使用的演示文稿、提供的文档等附件(如有)

公司强调,本次调研不涉及应披露重大信息,未来将保持战略定力,通过技术投入与产品创新,抢占建筑数字化发展先机。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