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农业曾风头无两,甚至吸引了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刘易斯·汉密尔顿(Lewis Hamilton)、贾斯汀·汀布莱克(Justin Timberlake)等名人,通过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公司,投资于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在多层结构中种植作物的高科技设施。尽管近期这些投资状况不佳,但对于“高空种植”食物的未来,我们仍有理由保持乐观。
相关报道不容乐观:2024年在格洛斯特郡开设了最大农场、并且以Ocado Group Plc为主要股东的琼斯食品公司 (The Jones Food Co.),已于2025年5月进入破产管理程序。总部位于伦敦的设备供应商Vertical Future也因拖欠无担保债权人790万英镑(约合1050万美元),于8月申请了破产保护。
此前,美国的AeroFarms和AppHarvest已于2023年申请破产;Plenty Unlimited公司在筹集近10亿美元风险投资后不久,于2025年3月启动了破产程序。获得名人支持的Bowery Farming则在2024年底停止了运营。
现已破产的垂直农业企业累计筹资约22亿美元,其失败案例重创了市场信心,导致现存企业融资艰难。咨询公司EcoTech Capital的分析指出,2018至2022年间,全球室内农业公司融资总额近80亿美元,而到2024年底,这一数字已骤降至不足10亿美元。尽管行业热潮退去,但对粮食安全的深切担忧,仍支撑着垂直农业领域的长期关注。
气候变化正严重威胁全球粮食供应。极端天气与不断加剧的病虫害,导致世界多地农业单产下滑。英国媒体披露,唐宁街官员阻挠了一份全球生态系统评估报告的发布,该报告警告称全球性粮食短缺或已迫在眉睫。此外,非营利研究机构“能源与气候情报中心”测算,自2020年以来,英国小麦累计产量缺口已超过700万吨,相当于全国一年的面包供给量。与此同时,橄榄油、可可和咖啡等经济作物也因外部威胁而出现了价格剧烈震荡。
在生物多样性丧失、洪涝与干旱持续侵扰农业的同时,土地资源竞争也日趋白热化——生物能源作物种植、再野化与房地产开发均在争夺有限的土地。瑞银集团分析指出,若作物单产增速无法提升,到2050年,全球消费增长或将导致出现8%的供应缺口。
垂直农场为此提供了解决方案。Fischer Farms Ltd.位于诺福克郡的基地,其产能极为惊人:仅需4英亩(约合1.6公顷)的土地,便能产出相当于1000英亩传统平地农场的粮食,同时实现节水95%,并完全无需使用杀虫剂和除草剂。在光照温度皆可精准调控的种植隧道内,可全年不间断生产新鲜沙拉叶菜与香草,完全不受外界多变气候的影响。
目前,菲舍尔农场正专注于种植绿叶蔬菜,这类作物无需授粉,与垂直农业模式高度适配。笔者参观时看到,种植隧道内的豆瓣菜、豌豆苗、羽衣甘蓝和芝麻菜长势齐整,宛如一片鲜绿的草坪。在其规模较小的研发基地,公司正着力优化番茄、草莓等作物的栽培技术。公司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柯克(Chris Kirke)表示,长期目标是拓展至小麦、水稻等主粮作物的培育,但实现该目标的前提是,在种子遗传学领域需取得进一步突破,以选育出适宜垂直种植的矮化品种。
该种植模式还带来多重附加效益。豌豆苗采收后留下的丰富根系生物质,可直接供给周边养猪场作为饲料,既减少了废弃物,也降低了对专用饲料作物的种植需求。同时,室内种植的绿叶菜由于在无土洁净环境中生长,无需清洗即可食用,保质期因此延长一倍。
垂直农业行业深陷桎梏,其困境源于设施建设的天价投资、能源成本的持续飙升,以及在作物选择上的决策失误。例如,垂直种植结球生菜的成本,可高达大田种植的两倍以上。罗勒的种植同样不经济;柯克解释称,其生长周期过长,且种植者还需与肯尼亚进口产品竞争——后者依托户外种植的巨大植株,可实现多次反复收割。
Fischer Farms正聚焦于更具专业性、高价值的农产品,以增强其对露天种植和进口作物的竞争力。一些经历重组的公司也采取了类似策略:例如,Plenty Unlimited通过押注草莓重获新生;而AeroFarms则在重组后,战略转向微型蔬菜的种植——即只采收初生叶展开后的幼嫩蔬菜及香草苗。
尽管从理论上讲,只要有水和能源,垂直农场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种植任何作物,但地理位置仍然很重要。柯克解释说,例如,在像阿联酋这样丰富且廉价的地方,种植番茄将更具成本效益。
当传统农业因基础设施与从业者老化、成本高涨及监管收紧而凸显瓶颈时,垂直农业的优势便凸显出来。这得益于种植技术通过持续试错日趋成熟,以及种子、光照系统等原材料与基础设施变得愈发经济高效。保障未来的粮食安全,我们应仰望天空,而非固守地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