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刘首辰)今年以来,哈市以“党建引领、网格聚力、服务为民”为核心,推出“网格+”专项行动,通过体系重构、队伍淬炼和实践赋能三大举措,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转型,打通精细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城市治理提供“哈尔滨方案”。
以“一网统管”破解治理碎片化
“多头管理、职责交叉”一直是基层治理的难题。为有效破解难题、堵点,哈市建立以市委主要领导牵头的跨部门协调机制,统筹37家市直部门力量,通过社区工作者发挥前端探头、直接联系服务群众作用,公安、消防、城管等专业部门解决社区工作者、基层干部不会干、不专业的问题,聚力破解跨层级、跨部门的治理堵点。
在执行层面,哈市推动“多网合一”机制整合,将原先分散在城管、民政等十多个部门的网格系统全面融合,科学划分城市社区网格、农村网格和专属网格,有效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一网运行、全域覆盖”,促进资源在基层集约高效利用。
目前,哈市基层治理已从“碎片化”向“系统化”转变,更通过覆盖全市1.3万余名社区工作者的“网格+”专题培训,持续为基层赋能,夯实了治理根基。
队伍升级激活基层治理细胞
在推进“网格+”专项行动过程中,哈市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能力过硬、充满活力的专业化基层治理队伍。目前,全市1.3万余名社区工作者已全面融入网格,队伍结构呈现年轻化、高学历化特征。其中,40岁以下人员占比将近70%,本科及以上学历超过60%,持有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近60%,“90后”逐步成为中坚力量。
为提升社区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公共服务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等六大核心能力,哈市以“冰城雁阵”培育工程,构建“头雁领航、强雁护航、雏雁起航、群雁续航”四维培训体系,累计培训社区工作者3万余人次,专业能力素养大幅提升。
同时,哈市还拓展“网格+志愿”融合模式,整合160万名志愿者、5024个社会组织嵌入网格,构建专群结合、多元共治的生动局面,激发多元参与、共治共享的基层活力。
目前,这种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治理格局,已在全市多个基层复制推广,让基层治理更接地气、更具温度、更富效能。
夯实基层治理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感
在平房区,“钥匙管家”为外出居民、独居老人等提供入户巡查、应急处理服务,目前已累计服务50余户,处置事项60余起;在香坊区,这里依托“专业网格+专职网格”两专协同行动,将供热服务系统嵌入网格治理体系,有效提升居民冬季取暖质量,相关投诉量显著下降……随着“网格+”专项行动的不断深入,一个个民生痛点问题正陆续解决,全面提升市民可观、可感、可及的幸福感与安全感。
此外,哈市还出台“1+4”网格治理制度,以“网格+”破解治理难题:“网格+环境整治”啃下卫生顽疾;“网格+供热服务”让寒冬里的屋子暖到心底;“网格+矛盾化解”让群众诉求有了快速响应通道;党建引领“网格+物业治理”工作开展以来,12345市民热线关于物业服务投诉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0.02%。
下一步,哈市将继续以党建引领聚力,以“网格+”为针,一针一线“绣”出更具韧性的城市网格,为推进基层治理提供行之有效的“哈尔滨方案”,不断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冰城实践的基层治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