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孔
在滇池畔等一场日落,到农贸市场打卡,入住房车营地感受温暖阳光……回顾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极具昆明味道、丰富多元、辨识度较高的各种消费新场景,充分激发了消费市场活力。得益于服务消费的高质量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体验正在被重新定义。通过消费需求的满足,美好生活的成色越来越足,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服务消费是促进民生改善的重要支撑,也是消费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居民消费正经历从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品质型消费转变,消费者对品质化、个性化、体验化消费的需求日益增长,消费观念已从传统的“划不划算”转向“喜不喜欢”,更注重“情感体验”与“精神满足”。这种消费需求的改变,直观体现在数据上:去年我国居民人均服务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46.1%,服务消费对消费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3%。不难看出,贴上“服务”标签的消费,其占比、贡献率在不断刷新。
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服务消费的异军突起,展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成为进一步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的重点领域。基于此,商务部等9部门最近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从加强政策支持、搭建平台载体、扩大对外开放、强化标准引领、优化消费环境等方面提出工作举措,顺应消费的结构性变化,聚焦服务消费领域的堵点,构建多维度的政策框架,从供需两端发力推动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更好发挥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因时因势发布的国家政策,需要地方积极响应,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消费,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做到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和满足新需求。在积极探索服务消费特色发展路径的赛道上,昆明的实践可圈可点。比如在打造新场景方面,通过商文旅深度融合,在国庆中秋假期推出“昆明咖啡”“云端赏月”“南强夜间经济”等消费新场景,不断丰富节日期间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最大限度释放假日消费市场潜力。其中,仅仅咖啡一样就玩出新花样、新境界,以咖啡全产业链消费为抓手,联动五华、官渡等重点区域,打造全链条、沉浸式咖啡消费生态,推动咖啡产业从“产品输出”向“文化输出”转型。特别是“翠湖—老街城市咖啡生活季”全产业链特色活动,设置展陈、品鉴、非遗互动、科技体验四大板块,日均吸引客流超1万人次。类似的大手笔还有很多,生动展现了昆明高质量发展服务消费的成果。这些创新案例,抓住了服务消费的关键,一个个兼具文化底蕴与时尚活力的消费地标横空出世,令人回味无穷。
时代的发展已将服务消费推向了新高度,接下来需要汇聚更多力量、拿出更多举措,持续推动服务消费迈向新境界,释放新活力。相信随着政策措施的落实落地,服务消费将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成为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这是民生改善与经济增长同频共振的宏大叙事,每一份付出都有非凡的意义,让我们一起努力,加油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