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郑学良
通讯员 李珍 张莉
走进那些藏着城市温度的街巷角落,每一刻都浸满独特体验。在暮色中的转角巷,体验前沿潮流文化跃动的时尚脉搏;探寻宽巷子,在百年老街开启舌尖上的美食之旅;于庆凯桥畔水波潋滟中邂逅“石桥绕月”的别样浪漫;“焕新”开街后的牛街,记忆中的味道通过游人的足迹传向更远的他乡……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围绕首府“一廊两轴五带”文旅产业发展空间规划,以中山西路商圈为主轴,串联起转角巷、宽巷子、庆凯桥、牛街等文化旅游美食街区,一条清晰的城区漫游路线逐渐形成,为市民和游客勾勒出一幅兼具文化底蕴与时代活力的城区“文旅拼图”。
中山西路商圈地处呼和浩特市商业核心区,占地面积1.83平方公里,商业面积122万平方米,其中大型商超17家,多业态集中分布。
借助文商旅高速发展的态势,回民区充分发挥首府商业核心圈引领带动作用,深入推进中山西路商圈及周边“微改造、精提升”,让文商旅融合破圈。
日落时分,位于中山西路商圈的转角巷迎来了一天里最忙碌的时光。
“大熊猫”趴卧在街区入口处,错落有致的彩色集装箱店铺贯穿街区;色彩缤纷的霓虹灯牌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成为吸引市民、游客拍照留影的强磁力。
作为呼和浩特市首条HI-BOX集装箱特色潮玩步行街,转角巷街长240米,占地5000平方米左右,集购物、娱乐、餐饮、休闲为一体,在给市民、游客带来美好的“轻度假”游逛体验的同时,也成为呼和浩特最新的城市会客厅、文旅潮玩新地标。
“这是您点的咖啡。”在转角巷一家咖啡店中,主理人宋茜边做着手冲,边热情地回应着江苏游客王炜的问询。“你们逛完转角巷,向西,沿着中山西路步行街、宽巷子、庆凯桥、牛街这条路线溜达溜达,出片率极高。”
左手历史烟尘,右手闲逸食色。在宋茜热情地推荐下,王炜和朋友们来到了百年美食街宽巷子。
他们踏着青石板,在一路烟火气中探寻美味。
“我们从焙子、牛肉干、烧鸡、稀果羹、香馓子、麻叶、麻花,一路买买买,特色美食让我们大饱口福。”王炜兴奋地说。
回民区餐饮业态丰富,宽巷子作为回民区重要商业街区之一,已有百余年历史,承载着呼和浩特数代人记忆深处的味道,见证着回民区人文社会的变迁,既连接着现代商业繁华,又贯穿着市井街巷烟火。
2023年,回民区对宽巷子楼体外立面进行全方位改造,突出中国风主题,体现文化内涵,以及区域风貌和现代感,并积极推广“呼和浩特旧城美食文化”,挖掘流传百年的“老字号”小吃,建立特色美食小吃非遗孵化基地,擦亮“宽巷子味道”美食品牌,提升文化附加值。
古老的石板路、中国风文化墙、丰富的美食文化,无不诉说着曾经的故事。如今,宽巷子美食街已成为首府的一张亮丽文旅名片,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感受老街韵味。
在回民区,夜经济的繁荣也是文旅热度的直接体现。
就在今年夏天,“焕新”后的回民区牛街以更加时尚光鲜的面貌重新进入大众视野,港式复古刀牌,点亮“复古时尚”;霓虹灯饰,构建流光溢彩的视觉长廊;主题花墙、悬挂“牛街拿捏你的味蕾”等潮流标语,造就“流光夜巷”;拓宽的人行道、增设的艺术休憩座椅、绿植景观,为市民和游客打造了一个人性化的惬意街区……
“来呼和浩特肯定要尝尝牛街的特色美食。我们沿着中山西路商圈一路走过来,逛完宽巷子、又在庆凯桥观赏了‘石桥绕月’之后,就来这里打‘牙祭’了,很尽兴,很有意思。”武汉游客江蔓告诉记者。
从舌尖美味到人文盛景,再到烟火夜色,每一块“图”拼在一起,最终构成了既有厚重历史、又时尚新潮,既有阳春白雪、又烟火可亲的回民区。
回民区的“文旅拼图”将地域多元的特色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市民、游客有了更深入的文化体验。
而这张“文旅拼图”,正成为回民区推进文旅产业发展的最重要抓手,成为驱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