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长期关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俄罗斯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社会政治研究部首席研究员鲍里斯·古谢列托夫日前研读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古谢列托夫表达了其对中国发展前景的十足信心,“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完整的工业体系及丰富的人才资源”。
古谢列托夫表示,在国际形势复杂背景下,中国在过去五年成功推进了经济社会改革并保持了国内的稳定。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高效领导,中国社会保持精诚团结,找到了应对关键问题的有效路径,高质量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目标,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经济实力,显著深化了现代化进程,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坚实迈进。
令古谢列托夫印象深刻的是,二十届四中全会不仅提出了“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等一系列“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还确定了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等清晰的实施路径。
“新的五年规划必将指引中国继续取得高质量发展新成果。”古谢列托夫认为,未来五年,面对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带来的风险挑战,中国显然将继续开展经济社会领域的深度改革,而凭借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全产业链体系和人才储备,中国经济具备强大抗压能力和巨大增长潜力。
古谢列托夫还看好中国对外合作前景,认为中国将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维护多边贸易体系,不断拓展经贸、教育等领域国际联系,特别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本报莫斯科10月26日电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李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