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深化改革活财源 聚力增效促发展——甘肃省财税体制改革综述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深化改革活财源 聚力增效促发展

——我省财税体制改革综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杜雪琴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从健全预算制度、健全税收制度、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等方面作出重要部署。

  近年来,我省财税部门把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作为新时代财政工作的一条主线,接续推进落实党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务,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预算制度改革全面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财政体制改革迈出坚实步伐。

  以“财政+”探索财政资源统筹新路径

  2023年,兰白基金通过“以投代招”模式,向四川金汇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成功引进的年产25万吨新能源负极材料一体化产业项目在张掖市落地;

  甘肃静宁苹果产业发展基金向甘肃德美地缘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1亿元,扩建5000亩苹果生态种植基地,支持企业实现年产值8800万元;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我省财政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探索构建“财政+金融”“财政+国资”模式,推动财政、金融、资产协同发力,为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财政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制度性保障。

  围绕更好发挥财政政策资金引导撬动作用,省财政厅打造财政金融政策工具包,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逐步形成“1+N”财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体系。推动财政政策资金与基金、担保、征信、应急周转、融资租赁等金融服务同频共振,撬动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我们进一步完善基金‘募投管退’管理机制,围绕重点产业,引进国内头部机构招商局资本,共同发起设立陇新招融产业发展基金,与省属企业共同发起设立了装备制造、绿色产业等基金。”省财政厅有关处室负责人介绍,2024年以来,我省省级政府投资基金新增认缴规模达104.4亿元,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作用,有力支持我省新质生产力发展。

  同时,省财政厅在全国首倡推行“财政+国资”全新管理模式,推动建立贯通行政事业、金融企业、国有企业、自然资源等四类国有资产管理的全过程协同机制,形成政府主抓、财政牵头,各资产管理部门权责明晰、协同配合的工作局面。以化债资产监管为切入点,建机制、摸底数,盘存量、优配置,推动国有资产管理和价值实现互促共进。成立甘肃陇财公司,作为省级资产集中运营平台,有效发挥市场抓手作用,加力推进财政资产资源统筹盘活工作落地落实,切实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效能。

  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财政+国资”各项改革任务有序推进、有效落实,国有资产资源价值实现机制加快建立,进一步助力我省政府债务化解、维护政府资产负债平衡、提升政府信用水平。

  以科学管理解“过紧日子”之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聚焦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落实习惯“过紧日子”、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等任务,省财政厅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精细管理为抓手、以盘活资产为突破,积极探索符合省情财情实际的科学管理新路径。

  聚焦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省财政厅全面梳理现行支出政策,同步清退低效支出项目,整合归并方向相同的项目资金。制定省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范专项资金全链条管理。会同相关部门,及时制定或修订各领域资金管理办法94项。

  同时,加强项目审核把关,严格开展项目事前绩效评估和预算评审,坚决遏制预算申报高估冒算、搭车建设等问题。2025年,开展38个省级项目评审,资金审减率达到32.04%。

  我省财政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切实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花在紧要处。

  近年来,省财政厅以打造“四库一平台”为抓手,锚定改革目标,精心谋划实施,持续推动零基预算改革走深走实。

  从源头入手,省财政厅全面开展支出政策“大盘点”,逐项梳理政策内容、支出责任、实施期限等要素,逐一甄别入库管理。依据现行支出政策,同步清理整合存量支出项目,实质性优化支出结构,推动有限财政资源与多元政策相匹配。截至目前,省级已入库支出政策782项。

  率先制定竞争性评审项目资金管理办法,鼓励采取竞争性评审方式选实选优项目,按照轻重缓急确定项目优先次序,做到“以事定钱”,确保财政资金向更重要领域、更优质项目集中。

  以智慧税务创新治理模式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税收征管改革部署,我省税务部门深入实施“强基工程”,一体推进依法治税、以数治税、从严治税,推进建设效能税务。

  我省税务部门积极建设一体化税费管理服务模式,通过强化省市县三级联动,积极推动提升税费征管效能。3314名税务干部下沉至一线,通过各功能区联动发力、集约处置,让税源管理更高效、纳税服务更优质、数据治理更有效、风险管理更精准。

  2023年,为助力我省数字化发展,甘肃税务主动参与、积极争取,成为全国第三批推广上线数字化电子发票的单位。《数电票推广上线工作方案》印发后,由240名业务骨干组成专班,累计修正补充各类数据60余万条,开发改造本地特色软件接口230个,数字化电子发票提前完成上线。

  数字化电子发票上线以来系统运行平稳,运维保障有力,风险应对可控,社会反映良好。截至今年9月30日,我省已推广数电票89.6万户,占比99.85%,月均开具数电发票1200万份,开具数电发票金额3300亿元。

  “数字化电子发票的推广上线,构建了全新发票生态,不用介质开具、不需申请领用,形成了‘开业即开票、开票即入账、入账即交付’的数字化业务链条,让生产经营更加便利。”国家税务总局甘肃省税务局有关处室负责人说。

  自全国统一规范的电子税务局上线以来,税费缴纳、车辆购置税申报、代开增值税发票、开具税收完税证明等各类涉税涉费业务均能通过电子税务局进行办理,不动产登记办税等100项功能接入“甘快办”。目前,涉税业务网上办理率达到98.37%。

  我省扎实开展“便民春风行动”,累计推出718条便民办税缴费服务措施,累计出台58条针对小微企业的服务措施,为全省461户专精特新、37户“小巨人”企业提供“一户一册、一户一档”服务,助力小微经营主体发展。

  省税务局全面推进精细服务,在全国率先开展12366和办税服务厅一体化转型升级,将税务系统六类对外公开电话统一为12366。依托征纳互动服务,打造“智能应答+人工兜底”“在线互动+留言办理”的全时段服务模式,实现24小时智能咨询全覆盖。

  财税体制改革,正在惠及越来越多的人,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责任编辑:白柳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