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辽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实现西辽河全线过流,复苏西辽河水生态环境,是关乎流域人民福祉和高质量发展的“国之大者”,是全力打好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保证西辽河平原区粮食安全、助力西辽河平原地下水超采区治理的攻坚行动,是积极构建河流伦理、实现人与河流和谐共生的重大实践。
内蒙古自治区一直在全力开展复苏西辽河水生态环境相关工作,严格执行水量调度,保障西辽河调水,为生态复苏迎来良好局面。鉴于西辽河流域水资源极度缺乏,我认为应充分利用好引绰济辽等外调水工程为西辽河进行生态补水,同时采取各项工程及非工程措施,全力推进西辽河生态复苏。于是,我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全力推进西辽河生态复苏方面的意见建议:一是恳请有关部门对引绰济辽工程功能进行调整,增加引绰济辽工程生态补水功能;二是恳请在西辽河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建设上予以支持。今年7月,我提出的建议得到水利部的回复。
我还了解到,自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与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下称“松辽委”)、自治区水利厅联合建立松辽流域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以来,各方充分发挥协作机制作用,汇聚形成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合力,并取得良好成效。今年5月以来,自治区检察院与松辽委、自治区水利厅,针对当前西辽河干流主河槽禁种工作,联合开展西辽河干流专项执法监督行动,重点对西辽河干流全线403公里28个河段进行抽查,移交了5个疑似违反主河槽禁种规定的问题线索……种种举措体现了助力西辽河复苏的检察担当。
今年春季,断流长达27年的西辽河干流首次实现全线过流。我时常漫步西辽河畔,日益向好的景象令人舒爽,碧波荡漾、草长莺飞,处处透着盎然生机,这条母亲河终于以完整的血脉继续奔涌向前。希望她的活力持久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