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旅居养老”,有人乐意“康养”


    住进养老院的杨爷爷和王奶奶“感觉良好”。     吴忠强 摄

  养老正被重新定义。长沙86岁的独居娭毑在社区帮扶下,于“家门口”安享专业照护;北京的孙奶奶夫妇选择“旅居养老”,计划冬南夏北候鸟式生活;而在张家界,江爷爷在医养结合机构走完最后一程,家人说:“至少他得到了专业照顾。”

  家门口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具备医养资质的养老院、高端的连锁品牌……在2025年10月“敬老月”,记者走进长沙不同星级的养老机构,听听入住老年人和他们子女的心声。

  ■文/视频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高煜棋 吴忠强 杨昱

  故事一

  家门口的养老院:

  政策补贴,为86岁独居娭毑

  提供专业照护

  “刚住进来,我的两个脚是肿的,吃东西也不多。住了一两个月,脚就消肿了,现在人也长胖了点。”在长沙市雨花区乐来龄红花坡养护院,86岁的丁娭毑笑得很灿烂,她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丁娭毑的家就在养护院附近,20年前,丈夫离开人世,不久后儿子也撒手人寰,自此一直独居。丁娭毑没有经济来源,女儿和女婿仅靠低保维持生活,加上自己年事已高,又患有多种疾病,行动不便。  

  得知这一情况后,丁娭毑所在的社区在征求了她与子女的意见后,为其申请入住雨花区乐来龄红花坡养护院。经审核,今年4月,丁奶奶搬了进去。

  “我有高血压,每天要吃药,还没得视力,看你们都没一点光,还有青光眼和白内障;手也动不得,洗澡什么的都是辛苦护理员帮我洗。”丁娭毑说,平日里,护理员会细心地为她剪指甲、洗澡,照顾她的生活起居,还会带她参加院里的活动,老人的精神状态逐渐好转。

  “老人的申报审核通过了以后,我们就会通知他入住。丁娭毑即可享受经济困难失能老人照护补贴。这个政策,给很多家庭减轻很多负担,为不少低保失能老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晚年生活。”雨花区乐来龄红花坡养护院执行院长熊妹表示。

  故事二

  梅溪湖畔的“享老”新方式:

  “活力老人”的旅居养老

  原来,养老不再是生命的余晖,而是可以尽情绽放的。在长沙泰康之家·湘园,“00后”记者既听到不同的养老观念,也了解到从“养老”到“享老”模式的转变。

  “和老伴住进来一年了,觉得很舒服。”采访当天正好是杨爷爷85岁生日,“服务很好,平时有很多活动和兴趣课,也不会无聊,还能认识新朋友。”杨爷爷告诉记者,生日当天,一大早工作人员就送上生日祝福,生日礼物是一把艾草锤,“食堂还会给每个过生日的老人准备长寿面”。

  “我们的想法是给子女减轻负担。”老伴王奶奶说,但一开始其实子女是不放心的,“像我们老人腿脚不方便,园区的司机在上下车时会放个小板凳辅助,并且搀扶我们上下车”。这些贴心的细节让王奶奶很感动,也慢慢打消了子女的顾虑。

  “我们是从北京过来的,今天特意来看下这边的环境,要是不错的话我们就选择这家养老院了。”孙奶奶和老伴王爷爷喜欢到处旅游,孙奶奶告诉记者,泰康之家·湘园作为连锁品牌在全国多地都有养老院,签合同后可以多地入住,孙奶奶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我们打算夏天在长沙这边的养老院住两个月,冬天再去温暖的地方,其他时间也可以回子女那边住。”孙奶奶兴奋地规划着,“这种‘旅居养老’方式,能让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对孙奶奶和王爷爷这样的“活力老人”来说,传统的养老机构已不能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连锁品牌的旅居养老模式迎合了他们“看世界”的愿望。

  记者了解到,泰康之家·湘园每月的收费5800元起,属于高品质养老院,特点是给每位老人配备由管家、医生、护士、营养师等组成的专业团队。同时,每个楼栋门口都有设置智慧大屏,老人可以实时查看当日菜谱、交通线路、登记出入情况等。

  故事三

  江家的选择:

  “至少爷爷在最后的日子得到专业照顾”

  秋日午后,江娭毑坐在张家界乡下老屋的板凳上,手里捏着一张泛旧的卡片——那是光大养老张家界康养基地的就餐卡,边缘被磨得有些毛糙。“这是老倌子(江爷爷)以前用的,他今年过年走的,在那边住了一两年。”奶奶的声音平缓,话语里藏着对那段日子的细碎回忆。

  江家选择康养基地,源于江爷爷身体的变故。孙女陈陈(化名)提到,爷爷生前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和脑梗,后期生活彻底不能自理。“家里在乡下,找不到专业的护工。”这成了一家人的难题——奶奶不识字,爷爷的一堆药她根本分不清;乡下的房子比较老,没有适老化设施,奶奶一个人扶不动爷爷,起夜都要提心吊胆。

  后来,家人找到了光大养老张家界康养基地。陈陈说,这里和传统养老院不一样,是医疗和养老结合的模式:有专门的护工,能帮爷爷测血糖、喂药;有康复内容,也有适合老人的学习课程;吃饭是健康的营养餐,比家里照顾更专业。“当时想着,至少有人能好好看着爷爷,奶奶也能轻松点。”就这样,老两口一起住了进去。

  老人在康养基地的日子,家人从没有断过对他们的牵挂。陈陈回忆,在张家界市区工作的伯伯经常在基地陪着老两口;爸妈和自己也会时不时从外地赶过去看看。“两位老人一个月费用大概七八千元,包含吃住、护工照顾和康复这些,全部都算在内。”不便宜,但家人觉得“值得”,至少爷爷能得到专业照护,不用担心奶奶应付不来。

  爷爷离世后,奶奶便不愿再留,回了乡下老家。“奶奶自己能走,不愿意再去了,即使康养中心条件比家里好。”陈陈说。

  “我们现在尽力多陪她,日后如果奶奶没办法独居了,我们还是会选择送她去康养中心住。”陈陈说。

  如今,像光大养老张家界康养基地这样的医养结合机构在湖南逐渐增多,它们承接起许多家庭的养老需求。对江家而言,这场选择没有太多“欣然接受”的浪漫,更多是面对现实的选择。就像陈陈说的:“至少爷爷在最后的日子里得到了专业照顾,我们心里能好过些。”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