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最近一段时间,受冷空气影响,断崖式降温让人体会到了“北方的秋天就是一闪而过”。那么,北方多地真的已经入冬了吗?入冬的标准又是什么?我们来了解一下。
根据2023年正式发布实施的国家标准《气候季节划分》的规定,当5天连续滑动平均气温均小于10℃时,则判定为当年冬季开始。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高级工程师 赵琳:什么是5天滑动平均气温?举个例子,对1日至5日的日平均气温进行平均,得到一个平均值,以此类推,2日至6日,3日至7日,4日至8日,5日至9日,即得到5个平均气温,这5个平均气温就被称为5天滑动平均气温。在计算5天滑动平均气温用到的9天的单日平均气温中,当首个日平均气温小于10℃的时候,这一天就是判定的冬季起始日。

从中国天气网推出的最新全国秋冬进程图来看,截至10月22日,我国的冬季前沿已经抵达陕西南部、河南北部、山东中部一线。专家介绍,相比常年,今年的入冬呈现出气温波动大、季节转换快速、华北等地秋季持续时间偏短三个突出特点。今年寒露期间冷空气活跃,北方气温大幅偏低,特别是17日至22日下半年来最强冷空气持续扩散南下,快速推动华北多地季节转换,提前进入冬季。

以河北石家庄为例,常年(1991—2020年)入冬时间为11月7日,今年入冬时间为10月18日,大幅提前。同时今年石家庄气象意义上的秋季仅有31天,创下当地最短秋季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