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墓陈列馆推出新展览 带您了解东北地区青铜文化


展览现场。 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墓陈列馆供图 展览现场。 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墓陈列馆供图

本报讯 记者朱柏玲报道 10月22日,“郑家洼子的朋友圈——东北地区青铜文化巡礼”展在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墓陈列馆开展,展期为五个月。

据介绍,东北青铜文化的出现和发展基本与中原青铜时代同步,跨越近2000年,并在游牧、渔猎、农业等诸文明的碰撞融合中,形成了鲜明的“东北特色”,并对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等周边地域产生较大影响。1965年,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大墓被发现,797件精美文物震惊世人,沈阳也因此成为东北青铜文化圈的重要一员。本次展览以三个部分、十三个单元的架构,按“夏商时期-西周至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时间脉络,生动呈现出东北地区青铜文化从初兴到繁荣继而衰落的历史进程和发展图景:夏商时期东北青铜文化迎来曙光,浓郁草原风格青铜器和精美中原青铜器交相辉映;西周至春秋时期东北青铜文化进入全盛期,青铜器种类和数量极大丰富,并对朝鲜半岛等周邻文化产生了影响,东北特色的曲刃青铜短剑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角;战国时期,随着中原燕文化的到来,东北青铜文化为之一变,余晖绚丽,直到西汉时期彻底为铁器所取代。

来自辽宁大学历史学部的白女士说:“这个展览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东北文化和沈阳历史的厚重。原来早在两千五百年前,沈阳地区就曾经是大东北地区的文化枢纽之一。”

郑家洼子青铜短剑墓陈列馆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展馆附近的“大通湖街沈辽路”公交站已更名为“青铜短剑馆”站,261路、189路等公交线路将同步播报站点,方便更多观众观摩这场来自青铜时代的文明对话。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