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十四五”生态环境质量稳居全国第一梯队


  本报讯(记者 李木双)10月23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三场——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专场发布会在哈召开。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伟在主旨发言中介绍,“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生态环境质量稳居全国第一梯队,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连续6年获评国家优秀等次。

  黑龙江省拥有全国最大的连片森林、最大的界江黑龙江等稀缺而珍贵的生态资源。五年来,全省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龙江实践,为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

  在提升民生福祉方面,黑龙江省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通过推进清洁取暖、淘汰燃煤小锅炉等措施,2024年全省优良天数比率较2020年提高1.3个百分点,PM2.5浓度下降0.6微克/立方米。连续三年开展以松花江流域为重点的入河排污口整治,2024年全省国控考核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较2020年提高10.2个百分点,松花江干流水质改善为优等级并已稳定保持三年。一度难觅踪迹的鳌花、乌苏里白鲑等珍稀鱼类重现松花江。同时,基本实现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市县全覆盖,完成1800多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和3000多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

  在激活绿色发展引擎方面,黑龙江省建立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全面推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和环评提前介入服务。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以来,我省99家重点排放单位积极参与;大兴安岭生态林造林碳汇项目成为全国首个同类项目,年均减排二氧化碳6000余吨当量。

  在依法治理生态环境方面,黑龙江省先后出台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一批富有龙江特色的地方性法规和15项地方标准,创新建立环境司法联动、流域生态补偿、环保信用评价等制度“组合拳”,通过生态环保督察和监管执法狠抓突出问题整治。

  在科技赋能生态治理方面,黑龙江省建成环保数字督察、松花江干流视频监控监测等数智化平台,依托大数据、云计算、AI智能识别等技术,实现对环境数据的实时采集、高效分析与智能决策,推动生态环境监管从“人防”向“技防”“智防”升级。

  “十四五”收官在即,黑龙江省的生态答卷既书写在蓝天碧水之间,更体现在未来发展的信心基石之上。面向“十五五”,黑龙江省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