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董宇虹报道 10月23日,昆明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在昆明会堂召开。
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杨越远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省科协副主席李垠乐代表省科协向大会召开表示祝贺,并肯定昆明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代表大会以来取得的成绩。希望昆明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作用,在推动昆明高质量发展中担重任、攀高峰。
会议指出,面对新发展阶段,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围绕“六个春城”建设,坚守初心使命、聚焦科技赋能、践行科普惠民,将论文写在春城大地上,以科技创新服务全市发展大局。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科协工作,为科技工作者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推动昆明科技事业再上新台阶。
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凯杰主持开幕式,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水云、市政协副主席戴彬出席。
开幕式上,市人民团体代表致贺词。市科协第九次代表大会正式代表、特邀代表、列席代表出席。
大会期间,盛军代表第八届委员会作工作报告。与会代表对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并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机构。
相关
昆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连续4年 “省考”第一
本报讯 记者刘婷婷报道 昆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交出优异“成绩单”。10月23日,记者从昆明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上获悉,昆明市已连续4年在全省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考评中位列第一,7个县(市)区成功创建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在此基础上,昆明力争到2030年实现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20%。
自2021年昆明成功申报“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以来,昆明市科学技术协会围绕重点产业组建7个科技服务团,争取全国性学会在昆举办重要会展赛事20余项,促成多个协同创新组织落地。成果转化捷报频传,“中国—老挝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联合实验室”等项目入选“科创中国”相关榜单,云南铝业等单位及企业入围创新基地和新锐企业榜。在科技兴农方面,成功建成11个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数量占全省三分之一。5年资助32个农技协,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115个。充分发挥农函大阵地作用,开展“百名专家科技下乡”活动120场,服务群众1万余人次。
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全市县级实体科技馆数量从5年前的3个增加至8个,5年间接待参观群众超125万人次,组织开展场景式、互动式科技教育实践活动1000余场。科普大篷车队伍车辆增至9辆,累计开展“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活动1000余场,发放科普宣传材料65万余份,受益群众达110万人次。全市还建成市级科普教育基地58个、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83个、青少年科学工作室95个、市级科普教育示范学校103所,社会科普阵地更加巩固。在全国科普日里,昆明市、县两级5年共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重点科普活动2200余项,实现市县全覆盖,累计参与及受益群众达200万人次。昆明市科学技术协会连续5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各县(市)区特色品牌逐步形成,如官渡区创新的“订单式科普”服务模式,5年累计开展定制活动2000余场,惠及群众超过50万人次。
在青少年科学素养培育方面,连续成功举办5届昆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和无人机大赛,累计评出市级奖项800余个,择优推荐项目获省级奖项400余个、国家级奖项40余个。组织参加其他各类省级及以上青少年科学竞赛,累计获奖超过700项。高度重视科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5年累计培训科技教师、科技辅导员2800名,并组织370余名优秀师生参加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