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社区文化,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


(来源:新华日报)

□ 洪 玥

新时代,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已逐步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毛细血管”,承载着居民生活的烟火气,也汇聚着基层治理的智慧和力量。在此背景下,繁荣社区文化,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推进和发展提供丰沃土壤,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内在要求,更是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激发社会活力的关键选择。

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满足居民多样需求

阵地建设是保障社区文化赋能基层治理的基础支撑。各社区需通过调研走访、实地察看等形式,深入了解本社区居民实际需求,以此为依据科学布局文化阵地建设,为居民提供共享图书室、红色文化长廊、党群服务站、休闲娱乐广场等多样化、高品质的文化空间。

以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为例,百合苑“邻里话室”在4月份正式挂牌“她力量,阅成长”亲子读书室。发起人梁芳芳在社区的支持和帮助下,成功吸纳苑区30多名儿童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稚嫩的童声朗诵着《静夜思》《咏鹅》《春晓》等经典诗词,妈妈们则组成志愿者团队担任阅读陪伴者,携手社区共同为孩子营造沉浸式朗读环境。

创新文化活动形式,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活动形式是实现社区文化赋能基层治理的关键载体。社区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社区活动前,需要精准了解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级、不同审美偏好居民的兴趣所在,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方案,激发其参与热情和积极性。

武汉市经开区军山街道蒲潭社区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一老一小”群体的实际需求,积极创新社区文化活动形式。针对老年人,社区党委升级改造了老年活动中心,联合区老年大学成立社区老年学校,每周开展银发课堂,邀请专业教师为老年居民普及智能手机使用、养生保健常识等知识,帮助其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围绕儿童成长需求,社区则打造了寒暑假托管班、城市书房等阵地,组织社区志愿者为儿童提供作业辅导、兴趣培养等特色服务,解决双职工家庭的实际困难,同时社区还定期组织开展亲子阅读、安全宣教、家长讲座等活动,助力构建和谐亲子关系。

打造专业文化队伍,提升社区善治效能

专业队伍是推动社区文化赋能基层治理的骨干力量。各社区在实现治理现代化过程中,通过集中招募、居民自荐、公开评选等方式,在社区内外挖掘有能力、有兴趣的高校青年毕业生、文化能人、文艺骨干等专业人才,积极打造社区文化志愿服务团队。除负责社区文艺活动的策划、组织、开展、宣传和推广外,还参与社区日常生活和管理,提升治理效能。

2025年武汉市东西湖区将军路社区正式启动“新村光影·榜样力量”宣讲员培养项目,吸引社区老党员、共建单位成员、青年志愿者等的加入,经资深媒体人的培训和指导,成功组建四支“初心红”宣讲队伍,负责将身边的生活点滴提炼成打动人心的治理故事,分享给社区居民。

(作者单位:中共武汉市委党校武汉市行政学院)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