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地上行走的雪豹。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供图本报讯(西海新闻记者 赵俊杰)10月23日,是“国际雪豹日”。当天,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西宁市政府、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等单位主办的2025年青海省“国际雪豹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西宁野生动物园举行。
雪豹作为高山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不仅是青藏高原生态健康的指示器,更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风向标。2013年,首届全球雪豹保护论坛通过《比什凯克宣言》,设立国际雪豹日,标志着国际社会对这一物种保护的高度共识。中国是全球雪豹种群数量最多、分布区域面积最大的国家,全球60%的雪豹分布于中国,而青藏高原是中国雪豹的主要分布区域。
青海是雪豹的重要栖息地,也是青藏高原雪豹种群分布的核心区域。近年来,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大力支持指导下,青海省各级林草部门将雪豹保护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加强与各雪豹分布省区在栖息地修复、种群发展、放归自然、调查监测、科学研究、公众教育等方面的密切协作,雪豹保护事业取得积极成效。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二级巡视员才让旦周介绍,近年来,我省完善雪豹监测体系,构建了覆盖三江源地区的长期监测网络,布设红外相机近千台,积累有效影像数据数十万条。创新社区共管机制,推广“一户一岗”管护模式,推动生态补偿与自然体验相结合,让牧民成为保护主体。强化救护能力,依托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开展受伤雪豹救助、放归与追踪工作。同时,打造文化名片,西宁市以“雪豹之都”为城市生态标识,全面加强科普宣传,这一举措使雪豹成为连接自然生态与城市文明的情感纽带。
近年来,青海生态保护力度逐步加大,雪豹的栖息环境显著改善。三江源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等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建设,为雪豹等野生动物提供了保护空间。通过对雪豹重点种群和栖息地的监测评估,为区域内雪豹等濒危物种种群及生态系统提供了全面、完整、连续保护的新途径。目前,青海雪豹种群数量约1200只,栖息地面积约47万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