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星股份发生火灾,“烧出”李书福家族资本版图!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 | 野马财经

  作者 | 于婞

  “企二代”姐弟走向台前。

  吉利汽车(0175.HK)董事会主席李书福的儿子李星星,最近因为一场安全事故被推到了聚光灯下。

  10月20日中午,位于无锡江阴市梅园大街618号的(600078.SH)工厂发生火灾,现场火光四射,白色烟尘冲天。据官方通报,火灾系一辆装有黄磷的罐车少量黄磷溢出发生自燃所致。

  幸运的是,现场明火很快被扑灭,过火面积8平方米,无人员伤亡。且经检测,周边环境和水体均正常。

  10月21日晚间,澄星股份发布关于江阴工厂暂时停产的公告,称火灾事故是现场操作人员(为第三方物流公司人员)违反操作规程作业导致。事故未对公司造成较大损失。

  澄星股份2022年刚刚易主,公司当前的实际控制人就是李星星。

  截至10月23日,澄星股份报收8.55元/股,总市值58亿元。

  图源:

  罐头图库

  李星星3年前入局

  澄星股份又遇安全事故

  澄星股份江阴工厂起火停产,给刚刚在资本市场有所起色的李星星泼了一盆冷水。

  作为国内知名的磷化工巨头,澄星股份成立于1994年,1997年上市,主营业务磷酸生产。磷酸作为磷化工产业链最重要的中间体,可用于工业、食品、制药、平板显示、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等行业。目前澄星股份的磷酸盐主要有食品级、药用级的磷酸氢钙和磷酸钠盐、磷酸钾盐,已广泛用于日化、医药和食品等行业。并被雀巢、汉高、等知名企业所认可。

  不过澄星股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19年2月,曾经的控股股东澄星集团爆发债务危机,并被曝出在2011年至2014年期间占用上市公司35.85亿元资金。

  2021年4月,澄星股份公告,对大股东澄星集团占用上市公司款项全额计提坏账准备21.78亿元,公司净资产由正转负。

  “潘多拉魔盒”被打开,紧接着,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接踵而至。上市公司与大股东各自都有来自不同方面的债权人诉讼,还有债权人对澄星股份提出破产重整。

  2021年5月6日,因公司2020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且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戴上了“ST”帽子。

  就在澄星股份及其原大股东在债务危机的泥淖中挣扎时,2022年,李星星通过旗下耀宁科技参与法拍,斥资5.17亿元取得了该公司25.78%的股权,成为澄星股份实控人、董事长。

  李星星接手后,通过一系列整改措施和战略调整,解决了资金占用问题,并恢复了正常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于是澄星股份在2024年6月成功“摘帽”。

  图源:

  罐头图库

  虽然摘帽,但公司业绩表现依然坎坷。李星星入主的2022年公司澄星股份营收达到45.38亿元的历史高点,2023、2024年分别是31.01亿元和33.56亿元;归母净利润2022年为5.21亿元,但2023、2024年分别亏损0.61亿元和1.99亿元。

  2025年上半年,澄星股份终于扭亏,营收17.76亿元,同比增长9.85%,归母净利润1856.12万元,同比增长211.08%。

  不曾想,刚刚步入正轨,澄星股份就又因为安全事故“出圈”。

  实际上这并非澄星股份第一次发生火灾事故。2020年8月,其子公司江阴澄星日化有限公司磷酸钠盐(洗衣粉原料)车间也曾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1人受伤。

  不过对于最新的事故,澄星股份在公告中表示,事故工厂现有磷酸和磷酸盐库存充足,不影响后续订单发货。如出现订单交付紧张情况,磷酸的生产销售订单可由公司全资子公司钦州工厂承接。本次事故工厂暂时停产事项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较小。

  李星星旗下

  一星刚刚“夭折”

  祸不单行,就在澄星股份工厂发生火灾的前4天,李星星成立刚5个月的苏州一星机器人公司(OneStar)(下称“一星机器人”)突传解散,公司已经人去楼空。

  天眼查显示,一星机器人成立于2025年5月9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是一家以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为主的企业。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一星机器人成员均为业内明星团队,联合了复旦大学姜育刚教授团队、清华大学汪玉教授团队,还从上海AI Lab挖来了明星研究员丁琰担任首席技术官和联合创始人。

  然而,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10月17日,记者实地探访了一星机器人办公室所在地,发现其门口叠放着一些大件未拆封物品,公司的名称及logo(标识)已被拆下,仅技术团队部分员工仍然“留守”。随后记者前往了高德地图显示的公司最新地址,发现该地址目前处于装修停工状态。

  此外,公司旗下公众号内容已被清空,丁琰小红书简介也在这个职位后面标注了“2025.6-2025.10”,与一星机器人起步和被传解散的时间基本吻合。

  图源:公众号截图

  据“第一财经”报道,目前丁琰团队的部分人员还在,接近一星机器人的业内人士表示,可能是由于创始团队出现分歧。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公司成立5个月就“夭折”,但融资经历却堪称辉煌。

  今年8月,成立仅3个月的一星机器人就收获了战略融资,投资机构包括曹操出行、晶能微电子。

  就在公司“猝死”的前一个月,一星机器人还刚刚收获了金额达数亿元的种子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天眼查显示,投资方包括BV百度风投、同创伟业、、苏州基金。

  图源:天眼查

  值得注意的是,曹操出行是由吉利孵化并控股的网约车平台。李书福通过旗下公司持股约77.1%,是绝对的实际控制人;晶能微电子是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功率半导体公司,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其第一大股东。对于李星星来说,这两位“金主”也是“亲友团”。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认为,一星机器人阵容虽然豪华,但也可以看出缺少真正能把涉及转变为现实的基础团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11个马拉多纳不等于世界杯冠军”,所以投资者对企业评估的基础也不是出于市场化商业化的角度,而在众多光环下的创业,缺少苦难的磨砺反而增加了失败的风险。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二代创业”不等于原罪,但“资源堆出来的快公司”确实更容易出现“猝死”——不管创始人是不是企二代。一星机器人把“快融资—快解散”演绎到极致,可它只是把普遍存在的“三高”陷阱(高光环、高预期、高烧钱)放大了给大家看,并不是只有二代才会翻车。但创业从来不是“资源多就能赢”,而是“假设没有资源还能不能找到真正的客户价值”。把这个假设提前做实,二代也好,草根也罢,都不会把公司办成“快闪店”。

  目前,一星机器人仍为存续状态,但据“镜相工作室”从内部人士处获悉,一星不是裁员,而是要在11月初注销。9月份其实还有很多订单进来,甚至8月份参投的资方们还都想追加投资。

  李书福子女商业版图

  天眼查股权穿透显示,一星机器人的实际控制人为李星星,合计持股65.66%;公司还有一位持股20%的股东,她也是李书福的孩子、李星星的姐姐李妮。

  图源:天眼查

  1985年出生的李星星和1983年出生的李妮,作为李书福的子女,不但自己投资创业,也都在在家族商业版图中扮演重要角色。

  李星星毕业于英国埃塞克斯大学本科经济学专业,他毕业后就进入吉利集团历练,早期在吉利摩托车业务板块工作。2012年,他出任吉利集团监事,开始进入集团管理层。2015年起,李星星负责领克品牌的销售与市场推广,推动其高端子品牌在国内外市场的落地。

  而从2020年开始,他的重心明显转向投资和创业。除了刚刚“夭折”的一星机器人和发生事故的澄星股份,李星星还担任浙江耀宁科技执行董事,主导新能源零部件、锂电池回收等业务。

  图源:

  罐头图库

  相比弟弟李星星,李妮在公众视野中更为低调,但她在“吉利系”中的存在感并不弱。

  李妮毕业于英国诺丁汉大学念完财务管理本科,她与弟弟李星星共同控制的涡轮增压器制造商丰沃股份,目前正在冲刺上交所IPO。丰沃股份同样脱胎于吉利系。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最早由吉利汽车和吉沃投资共同投资设立,其中吉利汽车持股90%。

  2020年,丰沃股份股份制改造后,李妮夫妇及李星星持股的朗马投资、凯心投资进入,合计控制该公司75%的股份。

  在业务上,丰沃股份与“吉利系”间关联交易频繁。《招股书》显示,2024年,公司向台州滨海吉利、义乌吉利动力等关联公司进行了7.21亿元的关联销售,占当期总营收的34.89%。

  李星星与李妮的商业布局,展现了吉利二代在接班过程中的独特路径。与直接接管父辈业务不同,他们选择通过自己的投资与创业,构建与吉利主体业务相辅相成、又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商业版图。

  而如何在传承与创新、独立与协同之间找到平衡点,或许将是这两位吉利二代未来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你怎么看李书福子女的商业版图?评论区聊聊吧。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