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002230.SZ)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披露了公司前三季度经营业绩。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三大核心经营指标均实现显著正向增长,且单季度净利润、经营性现金流双双转正。其中,三季度表现突出,营收60.78亿元,同比增长超10%;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2.40%。
作为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龙头,科大讯飞自主研发的“讯飞星火”大模型在人工智能业界保持第一梯队水平。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第三季度,科大讯飞在教育、智慧城市、政务等多个领域连续中标重大项目,大模型相关项目中标金额高达5.45亿元,是行业第二名至第五名总和的1.88倍。
盈利质量改善,核心指标全面向好
2025年第三季度,科大讯飞继续保持健康的经营发展态势,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经营性现金流等各项核心经营指标均保持正向增长,且第三季度当季度净利润、现金流均实现转正。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60.78亿元,同比增长10.02%;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202.40%。
10月21日,科大讯飞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江涛在2025年三季度业绩解读会上表示,通过“做强C端、做深B 端、优选G端”的战略调整,公司业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公司主动对定制程度高、毛利率低、回款压力较大的G端项目采取了更审慎的经营策略,虽然短期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营收规模,但经营集中于回报更高的领域。
“作为C端增长引擎的AI学习机业务,前三季度销量同比增长80%,连续四年稳居高端市场销量与销售额双第一,IDC数据显示其已登顶2025年Q2渠道销售额榜首。”江涛透露,当前整个市场学习机渗透率仅6~7%,第四季度“国补”资金到位后,有望借助“双11”购物季进一步放量。随着大模型赋能下产品力的持续提升,渠道能力进一步加强,未来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出海业务已成为科大讯飞新的增长极。江涛还介绍,公司第三季度海外收入增长2.7倍,翻译机、办公本等硬件在日韩、中东、东南亚市场增长势头良好。
商业化落地加速,大模型订单领跑行业
今年,大模型头部玩家纷纷拿下一众订单,中国大模型商业化落地正迎来加速期。
根据“智能超参数”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通用大模型厂商中标排行榜》显示,科大讯飞以60个中标项目、5.45亿元中标金额稳居第一,金额超过第2至第6名总和,实现自2024年中以来的连续第五个季度“标王”称号。
拉长时间来看,今年前三季度,科大讯飞中标项目数量达到108个,中标项目披露的中标金额为9.3588亿元。在TOP 6通用大模型厂商中,科大讯飞拿到了中标项目数量和中标金额的双第一。
江涛表示,随着星火大模型在央国企应用落地成果逐步显现,星火军团在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 200%+。
这些数据皆表明,科大讯飞已在大模型商业化落地,尤其是政府和央国企采购环节,建立起明显领先的优势。
除了订单与技术的双轮驱动,科大讯飞还在积极构建以大模型为核心的产业生态。科大讯飞在三季报中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讯飞开放平台新增开发者超过122万人,其中大模型开发者新增69万人,加速行业赋能步伐。
在大模型技术和应用快速发展、人工智能迎来关键的产业发展机遇期的背景下,科大讯飞讯飞仍在加码大模型的算力基础。9月29日,科大讯飞发布的定增预案(修订稿)显示,公司拟定增募资不超过40亿元,拟将24亿元用于算力平台。公司表示,这将进一步扩充公司算力规模,为大模型研发攻关、算法创新提供基石,实现我国自主可控基础大模型与国际最先进水平的持续对标。
江涛表示,经过过去几年对自主可控和星火大模型的持续投入,公司已在全栈自主可控基础上站稳大模型业界第一梯队,未来几年,公司的重点是星火大模型的商业化落地,公司经营质量将得到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