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十数据
黄金回调早有征兆,其价格从每盎司3000美元涨至4000美元仅用了不到两个月,且今年以来已累计上涨逾60%,回调迟早不可避免。
周二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黄金期货下跌5.7%,根据道琼斯市场数据公司对FactSet数据的分析,这是自2013年6月20日以来最大的单日百分比跌幅。而据一位经济学家分析,这一切都源于上周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会议。
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高级研究员罗宾·布鲁克斯(Robin Brooks)在Substack专栏中试图解释推动金价波动的资金流向。他得出结论:上周在华盛顿特区举行的世界银行与IMF年度会议,很可能让多数参会代表上调了对美国经济增长周期的预期,而这一变化恰好移除了近期黄金投资逻辑的核心支撑之一。
布鲁克斯分析了市场普遍提及的金价上涨理由,比如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全球债务负担及随之而来的法定货币贬值担忧,以及各国央行资产多元化配置等因素,但他的评价是:“多为旧闻,并非当前金价波动的驱动因素”。
布鲁克斯认为,近期金价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美国经济状况——即美国经济是否会陷入衰退,以及这一前景将如何影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布鲁克斯称,上周在华盛顿举行的这场会议,关键作用在于让参会者相信“无论谁入主白宫,经济都会照常运转”,进而上调对美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同时下调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测。“这种周期性预期上调,至少能暂时遏制金价的大幅上涨势头。”他在文中写道。
并非所有人都认同布鲁克斯的观点。斯特拉特科姆资本(Stratcom Capital)的卡斯滕·斯托克(Carsten Stork)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称,此次金价暴跌是“市场狂热后的纯粹机制性调整”,源于过度拉伸的仓位平仓,以及算法交易触发的获利了结。
其他市场评论人士则指出美元走强是原因之一。MRB合作伙伴公司(MRB Partners)的彼得·珀金斯(Peter Perkins)在周二的报告中称,黄金本就该回调——无论是经通胀调整后的实际价格,还是名义价格,黄金均处于历史高位,且相较于股市、货币供应量及GDP,当前金价已处于相对高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