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速递|普洛药业接受招商证券等超50家机构调研 CDMO业务增长20%在手订单52亿元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洛药业”)于2025年10月21日举行投资者电话交流会,接待了证券、等超50家机构的调研。公司管理层就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情况、各业务板块进展、在手订单及未来业绩展望等问题与机构投资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其他(投资者电话交流会)
时间 2025年10月21日19:30-20:30
地点 公司会议室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名 董事长 祝方猛先生;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周玉旺先生;财务总监 张进辉先生;董事会办公室主任、证券事务代表 关键先生

前三季度业绩:营收利润双降 CDMO成毛利第一支柱

公告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普洛药业实现营业收入77.6亿元,同比下降16%;实现净利润7.0亿元,同比下降19%;毛利率25%,同比略有增加。业绩下滑主要受API业务板块中低毛利率业务主动收缩及部分品类市场需求疲软影响。

分业务板块来看,CDMO业务表现突出,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6.9亿元,同比增长近20%,预计全年将保持20%以上增长;毛利率44.5%,较去年同期的40.8%明显提升,毛利总额已超越原料药,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API业务营收51.9亿元,受低毛利业务收缩影响收入下滑;药品业务营收8.3亿元,同比下滑约10%。

CDMO业务高增:在手订单52亿元 客户数量突破670家

项目与订单储备丰富

CDMO业务项目储备持续扩容,前三季度商业化项目达391个(同比+15%),临床期项目853个(同比+41%),报价项目1343个(同比+68%);API/DS项目145个(同比+28%),其中IND项目27个(完成19个,进行中7个)。

在手订单方面,需交付的在手订单金额达52亿元(不含今年Q4即将交付部分),主要为商业化订单和二供转商业化生产订单,MNC项目与国内客户项目比重相当。订单结构中,DS(原料药)项目占比提升,订单金额随DS项目增加而放大;多肽项目114个(含9个DS项目);GLP-1项目4条管线已启动,2条管线在洽谈中。

客户与能力建设双推进

客户拓展方面,CDMO业务Q3客户数量约670家,预计年底将增至700多家。公司技术平台能力持续增强,初步确立全球小分子CDMO靠前位置,具备固液相结合的多肽合成技术优势,可降低多肽生产成本;制剂CDMO业务也已正式启动。

研发与产能建设方面,预计今年校招和社招合计招聘超五百人,目前CDMO研发人员约900人,目标未来2-3年研发团队规模达到2000人;多肽产能建设预计明年二季度完成,以满足项目后续产能需求。

API与药品业务:短期承压 长期改善可期

API业务:低毛利业务收缩 未来2-3年有望恢复

API业务前三季度营收51.9亿元,剔除贸易后毛利率约20%,处于历史低位。公司表示,今年营收下降的60%-70%源于低毛利贸易业务收缩,计划未来两年基本完成低毛利贸易业务剥离。随着产能利用率提升和利润率回升,预计明年API毛利率将有所改善,未来2-3年后有望恢复较好盈利状况。

药品业务:集采影响短期业绩 全球化与差异化布局打开空间

药品业务前三季度制剂收入8.3亿元,同比下滑约10%,毛利率维持在50%-60%左右,主要受国内集采续约影响导致仿制药价格下降。公司采取差异化策略,资源向改良新药倾斜,并坚定全球化布局,美国仿制药业务已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发货。药品管线将每年约有十个左右产品获批,为业务带来持续增量。

Q&A环节核心要点

全年业绩低点已过 明年恢复增长

公司预计三季度是全年业绩的最低点,四季度需求和收入环比三季度会更好,抗生素需求已有所回升。今年整体为业绩低点,预计明年公司业绩将恢复增长态势。

CDMO订单落地与毛利率趋势

在手订单52亿元主要为商业化订单,未来2-3年订单金额将逐步增加,因商业化过程中份额逐步提升。CDMO业务今年毛利率约44%,预计未来保持在40%-50%之间,随着DS产品结构占比增加,毛利率会更加稳定或更好。

API与仿制药毛利率展望

API业务今年毛利率(去除贸易)约20%,处于历史低位,预计明年会有所好转;仿制药业务毛利率基本保持在50%-60%,但单产品销售额较以前明显下降,需依赖新增获批产品改善,预计一两年内重新走上增长道路。

客户拓展与竞争优势

MNC客户方面,前20名客户中约60%已将研发订单(临床项目)与公司合作,此前以商业化项目为主;中国Biotech客户方面,今年拿到的二供IND项目更多。核心优势在于成本控制、与MNC长期合作关系及BD服务水平领先。

多肽与新兴领域进展

多肽项目(含DS、多肽片段和保护氨基酸)今年已有114个,其中DS项目9个,3个为较大项目,处在临床一期和二期阶段,预期未来可达上亿美元销售规模。产能方面,固液相结合技术可大幅降低多肽成本,新增固相反应生产能力计划明年二季度建设完成。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