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锦秋
近日,个股上演了由“特斯拉50亿元订单”小作文引发股价脉冲的闹剧。笔者认为,应加大对此类小作文整治力度。
根据报道,这篇小作文的传播路径极具迷惑性:先在国内投资圈小范围酝酿,继而“出口”至海外社交平台X进行“精致包装”,伪装成援引国内媒体或特斯拉相关资讯,再经由其他海外账号二次传播赋予其“国际认证”假象,最后“内销”回国内股票交流平台,利用信息差和时间差,在A股市场精准引爆。此事件或将当前利用小作文操控股价的灰色产业链条暴露无遗,影响市场正常秩序,应依法严查整治。
应该说,“出口转内销”式小作文的本质或属新型市场操纵。三花智控在“关于市场不实传言的澄清公告”中披露,关于三花智控获得大额订单的传言不属实。小作文“出口转内销”手法,增加了信息的“可信度”,但其实是一种更为隐蔽、危害更大的违法行为组合。其核心目的或在于通过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影响证券交易价格,并从中牟利,或符合《证券法》第五十五条第五款“利用虚假或者不确定的重大信息,诱导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操纵手段的定义。这种操纵手段不排除有二级市场低买高卖操作行为相配合。
另外,《证券法》第五十六条明确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本案相关主体或涉嫌编造并利用信息网络传播虚假信息;第一百九十三条规定了违反第五十六条的行政处罚条款,包括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同一个违法行为违反多个法律规范应当给予罚款处罚的,按照罚款数额高的规定处罚。证券监管部门可依法调查本案类似小作文传播行为,重点是小作文虚假信息发布方与二级市场交易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甚至主体重合,若查实构成以上两种违法行为,可“择一重处”。此外,若传播平台未尽到合理审核义务,对明显虚假、误导性信息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也或需承担一定责任。
小作文屡禁不止,根源在于违法成本相对较低,以及部分投资者盲目跟风炒作的心理。为根治此顽疾,建议:
一是强化跨境监管协作与溯源打击。面对“出口转内销”等新型手段,监管部门需加强与境外证券监管机构及大型社交平台的国际合作,建立高效的信息共享与协查机制。要一查到底,全力追溯虚假信息的真正源头、关键传播节点以及背后的利益链条;无论行为人身处境内还是境外,只要其行为损害中国资本市场秩序和投资者合法权益,都应想方设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二是压实信息传播环节各方责任。应严格落实社交平台、财经媒体的主体责任,督促其利用技术手段加强对平台上证券相关信息的监控和识别,对存疑信息设置风险提示,对确认为虚假或误导性的信息及时采取标注、限流、删除等措施。对放任甚至变相鼓励小作文传播以获取流量的平台,应依法依规问责。
三是提高上市公司对市场传言的反应速度。上市公司对于可能对公司股价产生重大影响的市场传闻,应按照相关要求及时履行核实和澄清义务,必要时申请临时停牌,避免投资者因不实信息遭受损失。对“一眼假”信息,应争分夺秒尽早发布澄清公告。
四是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中小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基于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符合证券监管机构规定条件媒体发布的信息,对其它媒体发布的信息要多一分警惕,不轻信、不盲从,避免成为小作文的“接盘侠”。
总之,此事或敲响警钟,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正在不断演变升级,监管执法应与时俱进,只有坚持“零容忍”,切实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才能有效遏制小作文乱象,维护资本市场“三公”原则。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