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措毛)10月20日,记者从西宁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获悉,自9月25日起,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聚焦电动自行车管理突出问题,以“源头管理+路面执法+宣传引导”组合拳推进专项治理,截至10月17日,专项治理行动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专项治理中,交管部门从源头入手,构建全链条监管体系。一方面,由科级领导干部带队,深入多家快递、外卖企业开展“源头管理,安全先行”活动,通过座谈会、台账核查、车辆检查等方式,重点督查企业安全制度、驾驶人培训、车辆性能等环节,针对责任落实不到位、骑手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现场提出限期整改意见,设立宣教点20余处、开展专题培训12场次,覆盖骑手2000余人;另一方面,对全市13家电动自行车上牌网点进行督导,核查经营资质、产品CCC认证、合格证明及销售台账,杜绝违规车辆“带病上路”。
路面整治作为核心战场,交管部门采取定点执勤与流动巡逻、日常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的方式,严查电动自行车冒进信号、逆行、未戴安全头盔、违法载人载物等违法行为,对严重违法行为依法严处形成震慑;同时依托电子警察、视频监控、远程喊话等科技设备,实现“线上线下”双重监管,确保管控无盲区。数据显示,此次专项行动共查处电动自行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4919起,其中未依法登记行驶886起、逆向行驶393起、不按信号灯通行590起。
多维宣传同步发力,筑牢文明骑行防线。交管部门结合交通安全宣传“八进”工作,组织力量深入社区、企业、学校等场所,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专题讲座、播放警示片等形式以案释法。同时,联动媒体平台发布安全提示,曝光5起典型违法案例,推送宣传稿件14条,累计发放资料5000余份,制作广电专题节目11期。此外,在重点路口部署志愿者开展文明劝导,引导市民养成“骑乘戴盔、按道行驶”的良好习惯,营造全社会共治共享的文明交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