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工业企业利润何以“逆袭”?


(来源:上观新闻)

没有市场需求,利润便是无源之水。在需求端,要继续扎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鼓励发展人工智能终端、智能穿戴等新型消费,以市场需求升级引领产业升级。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加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月份至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0.9%,扭转了自今年5月份以来累计利润持续下降态势。合理的利润,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一积极变化,表明工业经济基本盘得到进一步巩固,也反映出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效。

谁在推动工业企业利润的这场“逆袭”?

今年前8个月,累计利润增速由负转正,特别是8月份出现20.4%的增长,客观上看,低基数效应提供了支撑。去年8月份,受高温、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叠加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7.8%,这为今年数据的同比改善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如果把所有功劳都归于“基数低”,那就会忽略工业经济正在发生的实质性积极变化。

更重要的,来自宏观政策与市场力量的同频共振。今年以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一系列扩内需政策密集落地,推动市场需求逐步回暖。同时,整治“内卷式”竞争,有效遏制了低价倾销、恶性价格战等行为,使企业得以保持合理的利润空间,从而将资源更多投向研发创新和品质提升,形成“创新带来利润,利润反哺再创新”的良性循环。令人鼓舞的是,1月份至8月份,不同规模企业利润均出现改善,特别是私营企业利润增长加快,显示出在宏观政策的积极作用下,市场活力的有效激发和企业信心的逐步恢复。

从“量”和“价”的因素看,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5.2%,较7月份的5.7%有所下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9%,自今年3月份以来首次降幅收窄;环比结束连续8个月下行态势,由上月下降0.2%转为持平。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同比减少0.20元,为2024年7月份以来首次当月同比减少。可以看出,工业生产“量”的增长对利润的贡献有限,利润的改善更多依赖于“价”和“利润率”的提升。

从产业结构层面观察,工业企业利润回升呈现出显著的高质量发展特征。今年前8个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7.2%,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5个百分点。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代表,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速显著高于工业平均水平,背后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价值提升。同时,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催生出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原材料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的利润也在改善,反映出上下游产业链协同恢复的良好态势。

利润增速转正是一个积极信号,但它只是一个开始。当前,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国内市场需求仍然不足,部分行业仍面临产能过剩和竞争失序的压力,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还面临困难。推动工业企业利润稳定向好,需要在科技创新、扩大需求、优化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

利润的根源在于价值创造。在供给端,要坚持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链价值水平。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走深走实,促进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等新模式普及,增强企业定价能力和成本管控能力。继续抓好“反内卷”政策落实,促进形成“优质优价”的良性市场机制。近期,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正在密集落地,这将有助于进一步筑牢工业经济向好基础。

原标题:《经济日报:工业企业利润何以“逆袭”?》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笪曦

来源:作者:经济日报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