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援疆 真心守护


(来源:河北日报)

转自:河北日报

四次援疆 真心守护

在轮台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亲切地称张东玲为“大姐”。作为河北援疆干部人才中四次援疆的人员,沧州市援疆医生、轮台县人民医院院长张东玲与当地医护人员结下了不解之缘。

2015年8月,张东玲首次来到轮台县人民医院儿科开展援疆工作。当时儿科刚成立不久,当地医生普遍经验不足,她迅速投入工作,每天最多诊治60名患儿,以精湛医术和耐心态度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任。

“第一次援疆结束后,我始终牵挂轮台的医疗状况。”张东玲说。之后她又三次申请援疆,把更多精力放到了帮助轮台县建立健全医疗体系方面。

在她的指导下,轮台县人民医院完善了50余项诊疗规范和管理制度,打造了心内科、消化科和中医科等特色医疗科室,完成胸痛中心、卒中中心两大中心建设,积极推广实施新技术新疗法,填补了90余项医疗技术空白,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作为沧州市援疆医疗队领队和医院管理者,张东玲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对接沧州市优质医疗资源,与沧州市3家三甲医院签订“院包科”协议,结对帮扶轮台县人民医院12个科室。

为缓解轮台医疗人才阶段性不足难题,她带领沧州市援疆医疗队,通过“一对一”带教、讲课培训等方式,培养医疗骨干人才460余人。在她的推动下,轮台县沧州医专实习基地项目、沧州医疗人才帮扶项目相继实施。

援疆期间,张东玲总是忙碌而充实。坐诊查房、讲课培训……她就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紧紧地“钉”在轮台的医疗岗位上。“一段援疆路,一生新疆情。”张东玲说,援疆任务有期限,但援疆工作是无期限的,“我将继续搭好桥梁,加强沧州医疗机构与轮台县人民医院的联系,让援疆的火种生生不息。”

(张晓超、侯淼)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