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助丰年


(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孙思琪

金秋时节的建三江,黑土地铺金叠翠。在创业农场第六管理区种植户于海涛的田里,稻浪翻滚,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馨香。

“今年我家种植了800多亩水稻,亩产稳超1300斤。这丰收,一半靠天时,一半靠金融‘撑腰’!”蹲在田埂上,于海涛轻轻捻起一穗稻谷,语气里满是欣慰。

种了13年水稻,于海涛是当地有名的种植大户。往年从春耕到秋收,最让他发愁的就是资金周转。“水稻种植投入大,育秧、插秧、施肥、防病,步步都要钱儿。”他说,以前贷款得找好几户联保,如今业务员主动上门,核实种植面积,一次性完成授信,用钱再不用来回跑手续了。

今年春耕,于海涛通过邮储银行手机APP申请了98万元贷款,短短两天资金就到账了。“随用随还,不用不计息,灵活又省心。”他笑着告诉记者,“买种子、购化肥,这笔钱稳稳托住了800亩稻田的‘生计’,秧苗一棵没耽误。”

夏末,水稻长势喜人,于海涛又有了新打算。“以往最怕收割机陷进地里,费时费力还伤地。”他看中一台灵巧高效的新型收割机,补贴后仍需17万元。手头资金已全部投入田间,正发愁时他想起邮储银行的授信还有余额,便试着再次线上申请。没想到,当天就收到了放款通知。

“新农机真是帮了大忙,每天能收130多亩水稻!”指着田里高效作业的收割机,于海涛笑容满面。

金融活水不仅滋润田间地头,更流进了粮食加工的“产业链”。

在双盛米业的仓储车间,负责人吴双正指挥工人卸载新收的稻谷,金黄的谷粒堆成小山。“做粮食收购,最怕秋收时资金周转不过来。”吴双说,往年这时候总要四处筹钱,就怕错过收粮良机。今年秋收前,邮储银行客户经理主动上门,为企业量身定制了1000万元纯信用贷款。

“无需抵押,手续简便,两三天款就到账了!”吴双算了一笔账:有了这笔资金,企业不仅能扩大收购量,还能从容筛选优质稻谷。“充足的现金流就是‘盈利密码’,今年行情好,一定能打场漂亮仗!”

邮储银行建三江支行行长姚有志介绍,针对农户数量多、分布散、需求急等特点,该行推出线上“极速贷”信用户产品,实现一键申请、快速审批;围绕垦区特色产业,量身定制“垦区产业贷”;面向规模种植户,推出“规模种植产业贷”;在粮食收购关键节点,专项提供“粮食产业贷”,全方位保障农户资金需求。

“这几年和邮储银行合作太省心了,他们贷款手续简便、放款快、产品丰富、利息也合理,现在管理区的种植大户都愿意找邮储银行贷款,大家种植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创业农场第六管理区主任史磊说。

据悉,今年以来,邮储银行建三江支行累计投放涉农贷款23.45亿元,放款量居黑龙江省邮储银行系统首位,实现垦区13个农场全覆盖。

“建三江的丰收,是黑土地的馈赠,也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担当。”姚有志表示,下一步,该行将继续延伸服务链条,聚焦粮食销售、精深加工等后续环节,让金融“活水”持续滋养黑土地,助力农户既“丰收满仓”,更“增收致富”,为守护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