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工作等事项


  本报讯(记者 高枝 杨旗)9月29日下午,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落实市委工作部署,研究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工作等事项。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既是重大民生问题,也是公共安全问题。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将“四个最严”要求贯穿食品生产、流通、储存、消费等各环节、全过程,推动食品安全治理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延伸、从局部管控向系统治理升级,不断健全完善“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体系,让市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全力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要持续强化“校园餐”安全监管,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做好食堂方式供餐,加强对校外供餐单位监督检查,及时总结推广食材统采统购、智慧食堂等有效经验做法。严格规范网络外卖经营,强化平台监管责任,规范竞争行为,营造健康有序市场环境。

  会议研究本市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有关工作时指出,要落实行业主管部门责任,进一步提升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健全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机制,构建以“用”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充分用好在京重点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资源,健全科研管理、考核评价、人才激励等体制机制,加强对接跟踪服务,打造科技项目孵化的重要载体。发挥企业“出题人”“阅卷人”作用,促进企业与创新主体的供需对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着力搭平台、建渠道、强服务,优化政策环境,积极引导更多长期资本投早投小,不断培育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机制。

  会前还进行了学法,市农业农村局负责同志就《北京市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作专题解读。会议指出,要坚持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首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牢牢守住耕地红线,不断提升首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以农业中关村建设为牵引,大力发展智慧农业、设施农业、现代种业,推动都市型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壮大。多措并举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强化农民就业服务,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百千工程”,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提升乡村建设和治理水平。抓实抓细《关于提升防汛避险救灾能力的若干措施》实施,全面提升农村地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高安全韧性水平。

  会议对国庆中秋假期及秋冬季安全生产和火灾防范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强调要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整治,从严从实从细抓好“降概率、控损失”各项硬措施落实,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牢牢守住首都安全发展底线。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