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站牌暖心更暖行


   9月1日,检察官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准备乘车的老人对改造后的站牌连连称赞。

  本报讯(记者史隽 通讯员周柳玲 吴芷萱)“现在坐公交车方便多了,站牌的字更大,高度也刚刚好,站着就能轻松看清!”近日,面对浙江省云和县检察院检察官的回访,正准备乘车的李奶奶对改造后的公交站牌连连称赞。

  今年7月,云和县人大代表谢伟林向云和县检察院反映,辖区部分公交站牌设置过高、文字过小,导致老年人、残疾人“辨识难、看清难”,影响日常出行。

  收到线索后,该院立即派检察官开展实地调查,检察官走访发现多处公交设施存在“无障碍缺口”。如部分站牌最小文字长宽仅6毫米,远低于便民识别标准,老年人即使近距离辨认仍觉得吃力;部分站牌最低文字高度达1.85米,超出成年人舒适视距,轮椅使用者更是只能“望牌兴叹”;部分公交车内未配置纸质线路图,电子导乘屏也未启用。

  “老年人是公交站台最常见的身影,却也是最易被‘忽视’的群体。”承办检察官指出,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明确要求为残疾人、老年人获取公共信息提供便利,解决公交无障碍问题,这既是法律要求,更是回应民生关切的迫切需要。

  8月18日,云和县检察院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整改公交设施无障碍问题。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迅速排查整改,将站牌文字长宽均调整为1厘米以上,并采用高对比度配色,结合特殊群体需求优化文字设置高度。公交车里也同步“焕新”,全面配置大字版纸质线路图,升级电子导乘系统,实现从站台到车厢的“全链条无障碍指引”。

  8月29日,相关部门就工作进展向云和县检察院作出书面回复。截至目前,云和县已完成40处站牌信息改造,为16辆城市公交车配备纸质线路图,4辆公交车电子导乘屏完成升级并投入使用。

  为巩固整改成效,相关职能部门还建立“定期巡查+动态维护”机制,将“适老化”要求纳入新建、改建公交站点的规划设计标准,从源头推进公交信息无障碍建设。

  整改过程中,办案检察官与谢伟林代表始终保持联系,广泛收集老年人意见,为站牌字体大小、线路图排版等细节优化提供参考。“这么短时间完成了改造,检察院功不可没。”谢伟林代表称赞道。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