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超50%的硕士和80%的博士由“双一流”建设高校培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9月2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国新办今天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在促进“双一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怀进鹏介绍,“双一流”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引领性、标志性工程,也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关键引擎。“十四五”正好是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期,我国统筹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科技趋势加强布局,优化建设评价方式,并强化了多元投入保障。

首先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成效显著。“培养全国超过50%的硕士、80%的博士,承担了90%以上的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任务,涌现出一批‘挑大梁’的优秀人才。”怀进鹏说,特别是聚焦卓越工程师这一战略人才力量,瞄准新质生产力对工程技术人才的新需求,从平台、制度和机制上落实产教融合培养,由校企共同招生,共出师资,共建课程,共同面对企业和市场提出的挑战性创新课题,并共享成果,真正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双向奔赴。“过去都是以学位论文申请学位,我们做了重大改革,落实学位法,可以用专利、产品设计等创新成果申请获得硕博士学位,在今年已经成为现实,我们将会继续推进,这成为人才培养打破传统评价标准、接轨创新发展需求的重要标志,也是教育评价改革的新突破。”

其次是“双一流”建设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水平整体跃升。在“双一流”建设的示范引领下,各地结合区域发展急需以及资源禀赋,还重点支持了400多所地方高水平大学和1300多个优势特色学科,呈现出奋勇争先、争创一流的蓬勃态势。96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对口支援了116所中西部高校,有效提升了中西部地区高校的办学水平。同时,我国通过“双一流”建设高校和优势企业的合作,共同建设面向中西部、面向国际合作的高等研究院这一新型平台,精准聚焦区域主导产业和未来产业,汇聚全国范围内的“双一流”建设学科,产学研一体化联合发展,加强教育科技人才建设,形成一流学科和高层次人才会聚中西部、支援中的新气象。

再次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方阵加速形成。“社会都很关注在国际几大排名系统当中我国高等教育的方位。我们不唯排名,但大家也可以看到,在国际可比的一些指标当中,中国的高校和学科在世界上已经成为一支极其重要的力量,这对我们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奠定了重要基础,也是服务国家战略、支撑科技自立自强、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怀进鹏说。

下一步,教育部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自主科学确定“双一流”标准,并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同时大力加强高等学校分类改革和政策研究,构建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

责任编辑:梁国胜 原春琳

流程编辑:袁瑞

原标题:我国超50%的硕士和80%的博士由“双一流”建设高校培养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