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王”来了,湖南多地获秋季“体验卡”


    9月22日,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诚峰国家一级渔港,回港避风的渔船整齐排列。

    9月22日,大批渔船停靠在福建厦门高崎闽台中心渔港躲避台风。

    新华社 组图

  9月23日,进入秋分节气,我国北方大部都步入了凉爽的秋季。随着新一轮降温过程逐渐影响我国,湖南大部最高气温将回落至25℃左右。9月23日,我国进入秋天的第四个节气——秋分。秋分这一天昼夜等分,之后白昼渐短,夜晚变长。今年最强台风“桦加沙”遇上秋分,湖南多地的秋季“体验卡”将持续到月底。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李致远

全球风王“桦加沙”来了!湖南降温迅速

  “长沙天气变化太快了,前几天开空调睡觉,现在要盖被子关门窗睡觉。”长沙市民吴先生说。

  为什么湖南突然变得这么冷?湖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刘剑科表示,多个因素导致湖南气温降得快。“首先前期副热带高压在湖南上空,热力不断累积,冷空气来临前出现了典型的锋前增温效应。后期,台风‘米娜’的残余低压刚好位于湘赣两省交界处的正南方,台风倒槽向北延伸,在湖南形成冷区,在江西形成暖区。这也就导致湖南降温迅速。”

  9月22日,据中央气象台消息,超强台风“桦加沙”已成今年以来全球风王,“桦加沙”未来登陆强度最低也将是强台风级(14-16级)。

湘中以南局地大到暴雨,长沙阴雨持续

  9月22日晚,湖南省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汛情提醒。受台风“桦加沙”外围云系影响,23日晚至25日湘中以南局地有大到暴雨,需加强防范应对。

  据气象部门预报,受第18号台风“桦加沙”外围云系影响,23日晚至25日湘中以南局地有大到暴雨,累计雨量湘中以南50~80毫米,局地可达100~150毫米,最大小时雨强20~40毫米。记者从长沙市气象台获悉,本周长沙阴雨持续,一直到28日,云系较多,全市都将以阴雨天气为主。

  具体预报为:

  23日,湘东、湘中以南多云转小到中雨,其中郴州东部、株洲南部局地大雨;

  24日,湘中以南有小到中雨,其中郴州、株洲南部、永州中南部部分地区大雨,永州南部局地暴雨;

  25日,湘中以南有小到中雨,其中株洲南部、永州、郴州局地大到暴雨。

  请各地各相关部门务必保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台风“桦加沙”动向,严格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加强会商研判,做好预警预报和提醒叫应,按照转移避险“四个一律”要求,突出高风险隐患区域巡查和防雨防地灾等工作,提前转移危险区群众,全力以赴确保安全度汛。

  此外,湖南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欧阳也能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全省尚未达到入秋标准。

南方暑热渐退,北方多地将现霜冻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秋分时值9月下旬,我国大部气温加速下降,北方冷空气开始活跃,南方暑热也逐渐消退。常年秋分节气期间,我国秋季版图达到鼎盛,约有620万平方公里。华北至长江中下游一带秋高气爽,正是出游好时节;江南大部也将完成夏秋转换,投入秋的怀抱。

  此时冷空气逐渐频繁起来,北方气温逐日下降,尤其是最低气温下滑迅猛,昼夜温差加大。内蒙古、东北、新疆北部等纬度较高的地方,随着气温走低,霜冻范围将迅速扩张。

  随着气温走低,南方大部地区暑热也将退场,江南地区常在秋分时节完成夏秋转换。俗话说“春捂秋冻”,在刚刚迎来初秋的地区,可以根据天气变化,逐渐增加衣物,不要着急换上过厚的衣服,同时注意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耐寒能力,增强免疫力。

影响

广东省内所有高铁、普速列车明日全天停运

  为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国铁广州局根据台风动态及影响范围,对管内列车运行计划进行调整,具体安排如下:

  9月23日12时起,广东省内高铁及普速列车开始逐步停运,停运范围随台风影响动态调整;24日全天广东省内所有高铁、普速列车停运;25日凌晨起将根据台风影响减弱情况,逐步恢复列车开行,具体恢复车次将动态更新。

  铁路部门提醒,旅客可通过12306网站(App)查询最新列车开行信息,合理安排出行计划。由于台风天气原因,部分列车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晚点,由此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旅客在收到列车停运短信或在查询到列车停运信息后,可自车票发站乘车日期起30日内(含当日),在12306网站(App)或火车站人工窗口办理全额退票手续,因列车停运导致的退票均不收取退票费。

  ■据新华社

分析

台风“桦加沙”为什么这么强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桦加沙”将于9月23日凌晨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中央气象台22日继续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台风)二级应急响应。

  “桦加沙”被称为今年西北的“风王”,这个最强台风是如何形成的?

  “‘桦加沙’具有风圈范围广、强度强等特点,其极端强度的形成由多种条件叠加导致。”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王皘解释,“桦加沙”于18日夜间在菲律宾以东的暖洋面生成,这个区域海温超过29℃,暖水层深厚,如同台风的“能量库”,为其持续增强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同时热带辐合带内西南季风与偏东气流交汇,水汽输送充沛,大气层结不稳定,也非常利于台风对流持续发展。此外,台风途经区域垂直风切变较弱,台风暖心结构维持,进一步助推其迅猛增强。

  “桦加沙”与2018年第22号台风“山竹”在规模和移动路径上较为相似。“山竹”曾带来长时间大风、大范围强降雨,对粤港澳琼多地海陆空交通造成严重影响。专家提示,各地应提前部署防御,最大限度减轻灾害影响。

  近期,接连有台风影响我国。气象部门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台风或热带低压仍比较活跃。为何到秋天了,台风还“扎堆”出现?

  事实上,台风并非夏季“特产”,一年四季都会有台风生成。登陆我国的台风最早在4月,最晚则在12月,其中7月至9月是生成台风个数最多、也是台风登陆最频繁的月份。在气象学上,9月至11月生成的台风被称为“秋台风”。

  与夏台风相比,秋台风平均强度更强。在1949年至2023年登陆我国的秋台风中,34.88%为台风级别,17.95%为强台风级别,4.10%为超强台风级别。2024年第11号台风“摩羯”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秋季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17级,62米/秒),其在超强台风级别维持时间长达64小时。

  同时,秋台风登陆我国的地点普遍偏南。进入秋季以后,影响热带气旋路径的副热带高压开始东退南移,位置逐渐偏南。因此,秋台风最常见的登陆地为广东省、海南省、台湾省和福建省。

  ■据新华社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