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新宇
下了扶梯,一眼就能瞧见我暑期打工的茶餐厅。日子在琐碎忙碌中静静流淌,却也常有意外波澜打破这片平静。
七月末的某天,一位客人忽然厉声唤我。她指着玻璃台面下一粒微小黑影——那是一只误入禁地的蚂蚁。“叫你们店长来!”她像抓住了什么了不得的把柄:“有一只,就说明后厨有千百只!”我赶紧应答:“我们定期杀虫,请您放心。”她仍不依不饶,最终同事来解了围,为她调换了座位。尽管如此,她还是留下了千字差评。我不禁暗想,人竟能为一只蚂蚁生出如此怨念。
另有一对情侣,俩人每次只点一杯冻柠茶,饮尽还要求续杯。那男士总嬉皮笑脸道:“我是老顾客了,上次都续了。”我问老板慧姐,她叹气道:“给他续吧,那是个难缠的主。”厨师长却不情愿,一番艰难交涉后,才勉强给续了茶。我夹在后厨与顾客中间,倍感无奈,那男士却面露得意之色。郁闷到极点,我却只觉有几分荒诞和可笑。服务行业的人常说“干这一行,就差鬼没见过了”,原不是笑谈。
印象最深的是某个炎热的下午,电话铃骤响。那端女声怒不可遏:“没有拌饭汁,怎么吃得下去?太干巴了!”我清楚记得那份港式滑蛋饭是浇了卤汁的,便温言解释——我们店的出餐标准是一勺汁,只因米饭量多,显得汁少。她却愈发气恼,咬定我们欺客。厨师长先是主张退几块钱了事,见她仍不罢休,终于愤然道:“那我骑车给她送去!”竟真顶着日头去了。
久而久之,此类事情见得多了,我也渐渐从最初的急躁无措变得心静无波。偶尔自嘲地想:这大概就是被社会磨平了棱角吧。只是这“平”并非屈服,而是一种理解——理解了世界的参差,也学会了如何在纷扰中守住内心的宁静。
工作中的磨砺固然坚硬粗糙,却也意外地打磨出了一些温润的光泽。每当有客人退单时,慧姐总会细心地将饭菜打包好,笑着说:"下班带回去当夜宵吧。”或“你们几个小妹妹一起分着吃吧。”我们便相视而笑,如获至宝,将温热的饭盒小心收好。这份意外的馈赠,让夜归的路变得轻盈,也慰藉了疲惫的身心。
秋意渐浓,暑假工生涯已经落幕。那些擦不完的餐具、拖不尽的地板、难缠的客人与疲惫的晚班,都已成了记忆中模糊的碎片。唯有那些散落在琐碎里的温暖瞬间,如夜市中突然亮起的花灯,照见了人间烟火,也照见了成长路上的斑驳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