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陈刚)“废气、余热在我们园区可都是抢手货!”9月20日,贵州大龙百通汇源热力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大庆带领工人巡检供热管道时说道。
当日,巡检队伍来到大客户铜仁产业基地生产车间。该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集中供热比企业自烧锅炉划算得多,每年可节省成本2000万元,数年间已累计节省上亿元。作为园区用“汽”大户,该基地每年约需使用27万吨蒸汽。
张大庆介绍,此前了解到贵州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大龙分公司(华电大龙)发电时产生大量蒸汽、余热,而园区其他企业多靠烧锅炉供汽、供热,成本高昂。该公司投资建设了一条27.8公里的集中供热管网,将华电大龙的蒸汽、余热通过集中供热方式输送至园区12家新材料企业,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这一举措不仅破解了双方企业的难题,还帮助企业降本增效、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仅今年1至7月,华电大龙就为园区企业输送蒸汽41.44万吨,实现产值6986万元,同比增长17.39%。
自2021年贵州大龙开发区集中供热管网投运以来,已累计输送蒸汽260万吨,实现产值5亿元,减少碳排放14万吨,串起了一条绿色发展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