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给你答案,而它在“投喂”AI 谁为快速增长的GEO买单?


你试过让AI推荐产品吗?看似客观中立的AI回答,背后实际有很多门道。

“请帮我推荐一款适合游泳时戴的耳机。”当第一财经记者向DeepSeek提出这个问题时,AI很快给出了回答,提及“已阅读8个网页”。很少有人会进一步点开链接,但如果深入探究,用户会发现这些链接大多指向搜狐、网易、新浪这样的门户网站,而具体的创作者可能是0赞0粉丝的新账号。

以DeepSeek这样的AI聊天为中心,背后正在形成一门叫做GEO(生成引擎优化)的新生意。在AI搜索时代,品牌营销或许不再拼搜索排名,而是拼“AI记不记得你”。

很多从业者已关注到这一趋势,都很焦虑,怕错过商业机会。但目前花钱投入的,仍是大品牌,以及投资回报周期更短的金融、软件行业等。

需求已吸引了更多创业者和资本加入。就在8月,知名风投红杉资本领投了GEO公司Profound,对其估值超过1亿美元。在国内,豆包大模型前市场负责人创立的GEO公司PureblueAI清蓝,刚刚完成了首轮融资。

AI成为新的流量入口后,围绕于此的变革也在慢慢发生,行业认为GEO或许正在爆发前夜,不过,大模型格局未定,这个生意也可能有变数。

爆发前夜的GEO

基于DeepSeek在回答里引用的链接,记者追溯了源头,发现很多内容并不权威,甚至有的账号更像是机器人:每天在一个时间段连续发布数篇内容相似的文章,围绕同一个主题换不同的表达方式,如“哪款好用”“什么牌子好”“××怎么选”,高频提及同一款产品。

这些账号的共同点是,2025年5~8月后才开始更新文章,内容不多,基本上没粉丝和互动。但发布的这些文章非常符合AI的“取向”,有明确的问题、层层深入的逻辑结构,分点论证,并运用许多技术词汇和数据强化观点。

从这些蛛丝马迹中,已经可以观察到GEO生意是如何影响AI的。但这只是GEO产业最简单的一个环节,并没有什么门槛。

海外内容营销创业公司QuickCreator.io的联合创始人阎志涛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个事就是算规律,如国内AI平台喜欢引用门户网站的内容,就在门户网站建立一些账号,拿到问题后,每天刷量,创建一堆最新内容。”

在国内,只需知道每个模型到底喜欢哪几个高权重的来源,就能通过不那么高成本的制作来植入品牌,将用户想问的话题想全面,比其他人更新、量更大,就能完成GEO。

但若要做到更专业精准,GEO环节的第一步是监测“AI记不记得你”,业内有个名词是AI可见性(AI Visibility)——AI在回答相关问题时,企业品牌在答案中被提及、内容被引用的概率,同时观察提及品牌的正负向评价等。

以Profound为首的企业都在做这类监测产品,按月订阅付费。Profound推出了答案引擎洞察、代理分析和对话资源管理器,可以实时抓取AI怎么评价品牌,看清AI爬虫如何拆解品牌的网站,并看到全球用户在问AI什么。

Profound的售价并不便宜,Pro版价格是499美元/月,企业版则是定制定价,配专属策略师和代理商级支持。根据官方的信息,Profound目前已服务了500多家企业、超过2000名营销人员,覆盖金融、B2B SaaS、快消、零售等多个行业。

QuickCreator.io面向海外同样在做GEO监测相关的业务,但定价相比Profound便宜很多,阎志涛告诉记者,相比Profound这样的企业,他们做差异化切入中小型企业机构,客户有很多小型代理公司,定价是39.9美元一个月。

QuickCreator.io在今年5月推出了GEO的产品,目前这个业务的注册用户已经上千,每天大概有10~20个新用户涌入,大部分来自海外,也有中国的用户。阎志涛感慨,目前业务还未做任何推广,从这个角度看,GEO确实在一个快速增长期。

阎志涛感知到GEO这个词变热是去年。2024年年初,海外的博主就开始频频提及GEO。而在国内热起来是今年春节前后,DeepSeek爆火之后带动了市场,开始有GEO生意出现,大模型是趋势,“企业会怕错过”,有需求就有服务,很多人觉得有利可图就进来了。

目前进入这个行业的多是以前做过SEO(搜索引擎优化)业务的,无论是阎志涛的团队,还是Cross Border Digital中国区CEO胡力的团队,他们的公司同时也是海外营销SaaS平台Semrush的中国区战略合作伙伴。

谁在为GEO买单?

“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一个现象是,大家都很焦虑,都担心GEO来了是不是会影响到自己的饭碗,过往的一些东西是否都失效了。”

刘俊琛是Semrush业务线负责人,其中就涉及GEO这个新业务产品。从具体行业来看,目前为GEO买单的更多偏金融类,以及软件、AI工具相关的头部品牌。

Semrush中国区第一个合作案例是金融领域的公司。刘俊琛对记者表示,客户线上很快就确定合作了。这家企业遇到的瓶颈是,自然搜索流量远远不如几家头部竞争对手,SEO流量增长到顶,且绝对值和竞争对手相差很大,所以他们希望押宝AI搜索,找出一条新的增长路径。

目前可以看到的是,对比6月来看,在7月,企业来自ChatGPT的流量环比增长了近1.5倍。企业在网站上的博客,以及发在第三方媒体上的内容,已经有很多被AI引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AI搜索这一新兴领域,也是中小企业的逆袭机会。尽管在起步阶段,AI已经带动了很多企业收入的增长。Semrush8月发布的2025年Q2财报显示,最近推出的企业SEO、企业AlO(AI搜索优化)、Al工具包和Al内容工具包产品的规模取得亮眼增长,截至第二季度末,ARR共达近2500万美元,带动整体营收上涨20%至1.09亿美元。

“随着越来越多先行者做出成绩,那一些观望者自然就会跟进。GEO就是处在这么一个爆发前期。”刘俊琛说,用户的使用行为在发生变化,这个趋势是毋庸置疑的。

格局未定

无论海内外,虽然热闹了,但还未形成一个大的商业规模,格局未定。

阎志涛认为,大模型在飞速发展阶段,从ChatGPT发布到现在,也就不到三年的时间,大模型厂商还在大力砸钱训练模型,最终哪家能胜出未定。此外,虽然AI聊天目前的确是一个新增的流量市场,但若大模型到疲倦期,流量也可能会下滑。更终极的拷问是,AI聊天机器人的形态是否会改变。

未来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但从目前的机会来看,阎志涛认为,把细分做好,仍然是一个好的模式。

据QYResearch的预测,2024年全球GEO服务市场规模为8.86亿美元,预计到2031年将达到73.1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4%。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