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质量报
本报讯 (市 闻 记者曹吉根)从近日在浙江杭州召开的经营主体信用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动员会暨浙江省千万经营主体信用工程推进会上传出消息,市场监管总局将全国经营主体信用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定在浙江省。
作为市场经济的先行地区,浙江在信用建设方面已深耕多年。目前,浙江已全面归集全省1154.8万户经营主体26.29亿条信用信息,平均每户经营主体名下信息达228条。为用好这些数据,浙江持续迭代以信用为基础的“通用+专业”风险分类模型,实施差异化监管,对44.09万户信用好、风险低的企业“无事不扰”,对18.97万户信用差、风险高的企业提高抽查检查的比例和频次。
台州市市场监管局创新出台《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管理办法》,推出“守信企业免扰”监管模式。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创新打造“企业信用账户”,为百万企业建立掌上信用档案,智能生成信用诊断报告,赋能融资贷款、商务合作,让信用像银行账户一样看得见、算得清、用得上。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还在全省层面制定经营主体信用建设工作指引,建立“动态记分+年度评级”相结合的信用评价工作机制,率先在电梯维保单位、检验检测机构等5个行业领域细化评价实施办法。该局稳步推进信用修复一件事,创新打造信用修复AI助手,实现异地信用在线修复,助力企业重塑信用、重返市场;发布《经营主体信用合规建设指引》省级通用标准,并指导浙江各地聚焦特色产业累计发布12个信用合规团体标准,助力经营主体“知合规、会合规、能合规”。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创新“信用+”应用场景,推动信用价值向实体经济延伸。例如,该局联合浙江省教育厅,将信用评价纳入学校食材集中配送企业的遴选标准,从源头保障学生餐桌安全。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浙江将以深化“千万经营主体信用工程”为抓手,推动此项部署落地落实,力争通过两年探索实践,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示范性的成果,真正把浙江打造成为经营主体信用建设的先行区和示范标杆。该局将瞄准4个方向持续发力:聚焦打基础,夯实信用信息支撑体系;聚焦促应用,深化信用场景驱动赋能;聚焦强监管,提升信用监管治理效能;聚焦优服务,激发经营主体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