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非遗可持续发展培植沃土


(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近日,第三届“河西人才节”系列活动之“西岸非遗行——非遗焕新·青春同行”暨西岸非遗体验馆文化传承创新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西岸非遗体验馆举行,标志着非遗传承人与青年人才“双向赋能”的全新平台正式运行。

  活动现场,主办单位河西区委组织部、河西区文化和旅游局、团区委、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负责人共同为“西岸非遗体验馆文化传承创新实践基地”揭牌。该基地将依托西岸非遗体验馆,构建一个融实践教学、活态传承与创新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通过建立“大师课堂”、扶持高校非遗社团、招募大学生志愿者等系列举措,打造持续发展的非遗传承生态系统,为非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培植沃土。

  随后,一场别开生面的“双向聘任”成为亮点。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聘请马氏相声传承人马六甲、肖氏剪布技艺传承人孙肖炜担任“课外非遗传承辅导员”,将匠人匠心引入校园教育体系。与此同时,河西区文化和旅游局为天津财经大学“津门故里话非遗”实践团成员授予“西岸非遗青春推荐官”称号,激励青年学子担当文化传播使者。

  揭牌仪式后,一场以“演艺文化”为主题的沉浸式体验活动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马六甲以《百年传薪火 一脉承匠心》为题,讲述了马氏相声的艺术历程与守正创新的思考;孙肖炜则指导学生将曲艺的神韵转化为剪布的艺术造型,实现“曲艺为魂、剪布为形”的跨界融合。“这样的跨界让我真切体会到‘双向赋能’的深意。”孙肖炜欣喜地表示,“学生们将相声演员的生动表情融入剪布图案,为我们传统手艺开辟了全新的创作视野。期待这个平台持续发展,让青春的创造力为古老技艺注入不竭的活力。”“文化传承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承诺。这种‘曲艺为魂,剪布为形’的跨界实践,让我们深切感受到非遗创新的青春活力。”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学生代表崔语格说道。

  当天,河西区文化馆与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现场签署了共建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围绕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活动共建等方面深化合作,构建非遗传承的成长生态。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