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下,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北格镇第一中学西侧的一片土地格外整洁。“现在垃圾清走了,路也平整了,真好!”附近一位居民对前来回访的太原市小店区检察院检察官说。
2025年6月,小店区检察院在开展“深入推进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时发现,北格镇第一中学的西侧堆放着大量建筑垃圾,未采取任何苫盖等防尘措施。更令人忧心的是,这片垃圾堆的东南侧紧邻居民楼,西侧便是潇河新兴产业园区(系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的一部分)的新建厂房,与孩子们聚集的校园更是只有一墙之隔。“这些垃圾并非一日形成,大多是运输车辆为节约成本,选择在夜间监管薄弱时段在此偷倒所导致。”办案检察官介绍。
经过多次深入现场勘查、拍照、取证,办案检察官认为,这并非简单的环境卫生问题,而是相关行政部门在日常巡查频次、联合执法等方面存在漏洞。7月2日,该院向北格镇相关行政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限期对案涉垃圾进行彻底清理、划定合规的建筑垃圾临时堆放区域、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等。
由于垃圾所在区域部分土地已被潇河新兴产业园区征用,但尚未画出红线标志,相关行政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一方面协调潇河新兴产业园区清理已征地范围内的垃圾,明确未征地部分由所属村负责,确保清理工作无死角、全覆盖;另一方面整合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潇河新兴产业园区执法人员及相关村治保力量,建立联动巡查机制,增加巡查频次,尤其是加强夜间等重点时段的监管,在关键点位增设监控设备和醒目的警示标志。此外,相关行政部门下发《关于加强辖区内建筑垃圾管理的通知》,潇河新兴产业园区也向园区企业和工地发出管理函,明确要求加强环境保护,严禁随意倾倒垃圾。
8月13日,相关行政部门告知检察机关已按要求整改完毕。曾经堆积如山的建筑垃圾被清运一空,土地得以平整并进行了苫盖,新增的警示标志时刻提醒着过往车辆和人员。
“治理不是终点,而是长效监管的起点。”日前,该部门负责人告诉前来回访的办案检察官,他们正推动就近增设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场,杜绝“垃圾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遇到监管运来运去”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