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令茹 济南报道
精准培训直击痛点
企业实操见真章
“以前觉得安全培训都是‘纸上谈兵’,没想到这次能直接解决生产难题!”某建材企业安全负责人王经理的感慨,道出了众多参训企业的心声。作为建材行业的“老法师”,他此前一直被车间多重安全风险困扰,包括石材切割时的粉尘积聚、机械运转中的卡料隐患、化学品储存的挥发风险等等。
参与此次工伤预防培训后,企业的安全状况迎来质变。培训前深入企业排查梳理的12类核心风险点,全部转化为定制化课程内容。高级工程师桑华结合《粉尘防爆安全规程》,详解石材切割环节的安全操作准则;徐仁民工程师拆解机械卡料致伤的标准化处置流程,让职工从“懂法规”变成“会操作”。户外模拟体验区更是让安全意识深植人心,职工们亲身体验高空坠落冲击感,反复练习心肺复苏与模拟灭火技能,将“急救知识”转化为肌肉记忆。
“员工回到岗位后像换了个状态”,王经理细数变化:违规操作率较培训前下降67%,职工主动排查出3处潜在粉尘隐患,以往需要安全员反复督促的规范操作,如今成了大家的自觉行动。培训后企业未发生一起轻伤以上事故,直接避免经济损失数十万元,“这不仅是给员工上了安全课,更是给企业添了‘安全阀’”。
政企协同赋能升级
长效防控稳生产
莱芜区一家石材加工企业,曾长期受困于车间粉尘浓度超标问题。“石材研磨环节粉尘易积聚,之前整改多次效果都不理想”,企业生产负责人介绍,参与培训后,职工带着学到的粉尘防爆知识回到岗位,结合讲师指导的优化方案,重新调整了粉尘收集设备的布局与运行参数。
如今,该企业车间粉尘浓度检测达标率从82%跃升至98%,不仅改善了工作环境,更彻底消除了粉尘爆炸隐患。这一转变,正是济南“政府购买服务+专业机构赋能+企业精准参与”模式的生动写照。不同于通用型培训,此次针对建材行业风险复杂性——叠加机械伤害、化学品泄漏、粉尘爆炸等多重隐患的特点,量身打造的培训体系,让企业实现“按需充电”。
培训成效已在全行业铺开:101家参训建材企业中,隐患自查上报量平均提升3倍,安全隐患整改率达92%。不少企业在培训后建立了“岗前重温安全流程、岗中互相监督提醒”的长效机制,将培训成果转化为常态化安全管理。
济南市人社局工伤保险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建材行业工伤预防工作,推动培训覆盖更多区县,新增VR安全模拟等创新形式,让风险防控培训更具实效性。随着越来越多建材企业实现从“事后补救”到“事前预防”的转变,安全防线不断筑牢,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2025年正值济南市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收官关键期,济南市人社局以“泉有防 城安康”为核心抓手,联动莱芜安康安全培训中心等专业机构,针对建材行业粉尘、机械伤害等高频风险,创新构建“定制化课程+沉浸式实训+数字化监管”三位一体培训体系。
截至目前,培训已覆盖全市101家建材企业,超500名职工参与,推动重点企业工伤发生率同比下降41%,成功实现行业安全治理从“事后补救”向“事前预防”的深度转型,为建材产业安全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