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_2025年11月24日_财经新闻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11月24日(星期一),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报

  国债密集发行 积极财政政策持续发力

  当前,国债发行进入密集期。11月24日,财政部招标发行970亿元记账式附息国债和600亿元记账式贴现国债。11月26日,还有2只短期国债将发行。专家表示,国债密集发行是积极财政政策持续发力的重要体现。后续积极财政政策取向料延续,应用好用足特别国债、专项债等工具,加强国债资金监管考核,确保政策效能充分释放,护航稳增长。

  赋能“强链补链” 并购重组激活产业升级新动能

  促进战略协同、赋能产业链“强链补链”成为今年以来并购重组市场新趋势。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3日,今年以来首次披露并购重组事项公司151家,远超去年同期水平,以产业整合为导向的深度并购成为主流。

  溢价率集体创新高!QDII产品进一步收紧申购限额 什么情况?

  近期,以纳斯达克100、标普500等相关指数基金为代表的QDII产品,进一步收紧申购限额,部分产品已暂停申购。与此同时,场内产品溢价率高企。11月以来,景顺长城纳斯达克科技市值加权ETF溢价率创历史新高,首度突破21%,另有多只纳斯达克100ETF集体刷新溢价率历史新高,基金管理人纷纷提示溢价风险。

  半导体龙头重要声明:安世荷兰迄今未作出实质性回应!

  11月23日晚间,闻泰科技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敦促安世荷兰切实回应沟通解决控制权问题以保障全球供应链稳定的声明。声明称,近日,安世荷兰及其相关方的一系列单方面行为,已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稳定构成潜在威胁。

  上海证券报

  A股本轮上涨行情基础并未改变 短期调整或带来布局良机

  上周,避险情绪主导全球金融市场,全球主要股市悉数下跌,其中科技股波动幅度显著。在这一传导效应下,A股市场同样经历调整,上证指数失守3900点。新能源、光伏、电力设备等板块回调明显,银行、船舶制造、消费等少数概念相对抗跌。

  最新全球基金经理调查:人工智能泡沫忧虑上升

  近期,一场关于人工智能是否出现泡沫的辩论正在基金经理之间展开。美国银行最新发布的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显示:逾半数受访者认为当前AI已出现泡沫;另有45%的投资者认为“AI泡沫”是当前最大的尾部风险。站在当下时点,多家机构认为,AI领域虽存在局部泡沫和交易拥挤,但整体基础比互联网泡沫时期更健康,市场未来将更关注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

  存储芯片重磅!明星“独角兽”长鑫存储发新品

  “就看中国大陆的DDR5产能啥时候能大量开出来——只要这波产能跟上,(存储)缺货的问题立马就能解决,价格也会慢慢稳下来。”宏碁董事长暨首席执行官陈俊圣话音刚落,长鑫存储就出手了。11月23日,长鑫存储在IC China 2025(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上正式发布其最新DDR5产品系列:最高速率达8000Mbps,最高颗粒容量24Gb,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同步推出覆盖服务器、工作站及个人电脑全领域的七大模组产品。

  央行将在港发行450亿元央票 满足离岸市场投资需求

  1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在香港招标发行450亿元两期中央银行票据(下称“离岸央票”),包括300亿元3个月(91天)期和150亿元1年期。两期央票均自2025年11月26日起息。

  证券时报

  新发基金规模连续七年超万亿 主动权益类产品成绝对主力

  随着2025年度收官临近,基金发行也进入冲刺阶段,从全年数据来看,今年新发基金市场延续火热态势,以基金成立日为统计口径,截至11月23日,全年新成立基金达到1340只,发行总规模达到10445.98亿元。这标志着国内新基金年度发行规模自2019年以来,已连续第七年稳定在万亿元规模之上。

  银行股增持潮涌 逆市走强彰显投资新逻辑

  近期,A股市场再现震荡调整,多家上市银行获增持,银行股整体逆市走强。其中,获外资大股东增持1.28亿股,持股比例创历史新高;两家大股东联手增持约3424.7万股。11月21日晚间,南京银行发布公告称,法国巴黎银行(QFII)在9月29日至11月20日期间,以自有资金增持南京银行股份约1.28亿股。此次增持后,法国巴黎银行及法国巴黎银行(QFII)合计持股比例由17.02%跃升至18.06%。

  打新热难掩存量冷 香港创业板流动性待破局

  2025年的香港创业板,因为打新出现万倍超额认购火了一把,但是事实上,香港创业板存量上市公司数量与总市值持续萎缩,“仙股”遍地。局部狂热难掩整体颓势,这种极端的现象,正使市场重新审视香港创业板的定位与出路。

  “永赢现象”背后的冷思考:今天的明星赛道会否成为明天的价值陷阱

  在一年多时间内将权益规模从不足百亿元推升至超千亿元,永赢基金的爆发在整个中国公募基金史上都堪称现象级,但这不仅是一家公司的成功突围,更像是一面棱镜,折射着资管行业在宏观环境、渠道生态与投资者行为变迁交织下的深刻演进。

  证券日报

  生产性服务业用电量“领跑”释放多重信号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0.4%,创下今年月度增速新高。从产业看,第三产业用电量达16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1%。其中,生产性服务业的表现尤为突出,如互联网数据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6%;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61.8%。这组数据清晰传递出经济发展的浓浓暖意。

  多地积极部署2026年专项债券项目储备工作

  此前在2025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预算司一级巡视员、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主任李大伟表示,今年为进一步发挥积极财政政策效能,保障重点领域重大项目资金需求,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财政部将继续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

  国资央企“要多用、善用资本市场”有哪些深意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明确提出,国资央企要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整合能力,“要多用、善用资本市场”。在笔者看来,这一表态不仅就后续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给出了方向性指引,同时还释放出国资央企将深度参与并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强烈信号。

  “灵光”上线4天下载量破百万 国产AI应用驶入发展快车道

  11月22日,旗下全模态AI助手灵光上线仅4天,下载量便突破100万,并登上App Store中国区免费榜第六。这一成绩,得益于多模态技术成熟与用户需求爆发的精准契合。这款被称为“手搓应用神器”的AI助手,开创性地在移动端实现“自然语言30秒生成小应用”,支持编辑、交互与分享,也是业内首个能全代码生成多模态内容的AI助手,可输出3D模型、音视频、图表、动画、地图等丰富形式。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