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托克旗法院“一体通调”绘平安建设新“枫”景


(来源:法治日报)

转自: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刘玉璟 郭君怡   □ 本报通讯员 贾丹丹   “你不如现在就把货款结清,早日化解矛盾,这样也能早日把精力重新投入经营中。”近日,在工程某有限公司与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的买卖合同纠纷中,内蒙古自治区市鄂托克旗人民法院法官鲍梅兰通过“云端面对面”调解的方式,对当事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双方换位思考。   最终,双方在线达成调解协议,实现了事心双解。这场跨越空间的调解能够圆满成功,得益于鄂托克旗法院利用“互联网+调解”模式,打造的集在线申请、线上委托、远程调解、司法确认、云端办理于一体的纠纷“一体通调”机制,这也是鄂托克旗法院深度融入综治中心、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个缩影。   鄂托克旗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赵慧卿近日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鄂托克旗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主动延伸司法触角,深度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将司法服务前移至基层治理一线,凝聚调解合力,助推矛盾纠纷预防和多元化解,不断提升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水平,绘就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枫”景。   鄂托克旗法院主动融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选派部分法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等以常驻形式参与旗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在旗综治中心设立诉讼服务功能区域和“一窗通办”窗口,提供指导调解、先行调解、立案登记、速裁快审等服务,创新“法院+综治中心”协同解纷机制,最大限度满足群众来访来诉、定分止争、“最多跑一地,接办跟到底”的需求。数据显示,自2024年入驻综治中心以来,该院分流先行调解案件6984件,调解成功2616件。   “真的非常感谢法官,没有法官的高效调解,我不可能这么快拿到工资!”近日,当事人包某某在拿到工资后,连连称赞法院的办事效率。   据介绍,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鄂托克旗法院选派速裁快审团队进驻旗综治中心,不断完善小额诉讼程序配套机制,对符合速裁程序条件的案件积极引导当事人适用该程序,带动批量案件快速化解,缩短当事人诉讼时间,让当事人享受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   此外,鄂托克旗法院还不定期对综治中心调解员及特邀调解员等开展法律培训,进行技能指导,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与调解工作密切相关的合同编、婚姻家庭编、侵权责任编等重点条文进行详细解读,对常见纠纷的法律适用要点与争议焦点进行精准辅导,进一步提升调解员履职水平。   调解员苏日娜告诉记者:“培训内容务实管用,不仅能‘及时解渴’,让我学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调解方法,更增强了我做好新时期调解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在我的印象里,司法鉴定费时又费钱,而询价竞争机制为我们省了不少钱。”某大型企业法务部主任感叹道。   “法院真正是在为我们两家着想!”与此同时,另一方当事人也表示,“工程标的额大,法院在和我们协商之后选择的这一方式,真的是给我们减轻了很多负担。”   原来,双方当事人此前因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来到鄂托克旗综治中心,经双方协商同意后,法院创新采用“摇号+询价”的方式,选取5家具备相应资质的鉴定机构作为询价对象,根据询价对象报价及鉴定周期等情况,确定报价最低的询价对象作为鉴定机构,在保障鉴定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当事人约50%的鉴定成本,进一步提升司法效率。   在综治中心办事大厅,鄂托克旗法院还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负责鉴定案件登记受理,交通事故、人身损害、建设工程施工等需要司法鉴定的纠纷都能得到及时鉴定,走出了以往因事实争议不清导致纠纷久调不决的困境。   “云端握手”化解昔日干戈、速裁快审加速定分止争……鄂托克旗法院用创新为民书写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新“枫”景,让公平正义与法治温度在千里草原熠熠生辉。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