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爽 本报记者 梁可心
法治是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十四五”期间,南岗区司法局聚焦全面依法治区总目标,在法治建设、普法宣传、公共法律服务、特殊人群管理等领域精准发力,创新举措频频,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创新机制
“述法+督察”,法治建设责任全覆盖
南岗区司法局充分发挥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秘书科职能,牵头起草《法治南岗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文件,将法治建设任务细化为清单、转化为项目,确保方向明、路径清。
创新建立的“述法+督察”双重机制成为压实法治责任的重要抓手。每年开展的法治建设综合性书面督察,精准掌握工作进展;同时制定的《南岗区党政领导干部述法清单》,推动全区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全覆盖,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率达100%,形成“一把手”带头、全员参与的法治建设新格局。
精准普法
从“关键少数”到校园阵地
“八五”普法启动以来,南岗区以“全民普法、精准普法”为目标,构建起齐抓共管的普法体系。全区打造“法治文化+”特色品牌,建成各类法治文化阵地209个,成为群众身边的“法治课堂”,“南岗普法”微信公众号每年推送法律知识和动态300余篇,让群众指尖划动间获取法治资讯。
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南岗区开展精准普法。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组织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以真实案例强化法治思维;聚焦青少年群体,组织律师在萧红中学等校持续开展“反校园霸凌”专题讲座,仅2024年4月以来,已深入7所中小学开展“反校园霸凌”专题讲座12场,覆盖师生超5000人次。
“以前总觉得‘打打闹闹’不算大事,听完讲座才知道,故意孤立同学、网上造谣都可能构成校园霸凌。”萧红中学七年级学生小李在课后分享时说,律师教会同学们遇到霸凌要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还可以拨打“110”或未成年人保护热线,这些方法特别实用。
组团送法
从民营企业到涉外经贸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南岗区司法局不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在护航民营经济方面,精选50名优秀律师组成法治体检服务团,分设公司事务、知识产权等专业组,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某汽车租赁公司曾因合同签订不规范问题陷入纠纷,服务团4人连续一周为企业梳理风险、完善制度,助其化解纠纷3起,避免经济损失50万元。5年来,这样的“法治体检”已服务232家民营企业,签订协议230份,出具报告97份,解答法律问题255件。
紧扣“向北开放新高地”建设任务,全市首个涉外律师法律服务团在南岗区应运而生。在第34届哈洽会、第9届中俄博览会现场,这支专业团队全程驻场服务,为重点参会企业提供“贴身法律参谋”服务。在某装备制造国企的签约洽谈现场,涉外律师逐字逐句审核合同文本,结合中俄贸易政策与司法实践,详细提示付款方式、知识产权归属等关键环节的注意事项。“律师驻场太及时了!涉外签约差一个条款都可能出大问题,他们的专业把关让我们心里特别踏实。”该企业负责人称赞道。
法律援助
为民撑起权益保护伞
5年来,南岗区法律援助中心坚守为民初心,累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557件,以专业服务为困难群众筑牢权益保障防线。在众多维权案例中,农民工薪资维权案件的办理尤为亮眼。针对张某等28名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急难诉求,中心快速响应、精准施策,通过梳理证据链条、启动绿色通道、全程跟踪督办,最终成功为务工群体追回被拖欠工资46万余元。拿到辛苦钱的农民工代表专程送来锦旗,动情地表示:“是法律援助中心为我们撑腰,守护住了每一分血汗钱!”
此外,中心在刑事辩护全覆盖领域和为困难群众服务领域持续发力,累计办理认罪认罚案件2017件,解答各类法律咨询10331件,用专业法律知识化解群众困惑。依托各级法律援助工作站,中心聚焦农民工、妇女等重点群体,开展专题普法宣传、权益保障讲座等主题活动489场次,累计为困难群众挽回经济损失921.2万元。
南岗区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人民调解工作。2023年2月,辖区居民王奶奶因楼上住户杨某家漏水导致自家房屋墙面受损、家具受潮,多次沟通未果。司法所联合社区调解员第一时间介入,通过实地排查、走访核实,厘清了纠纷症结。调解员秉持“公平公正、换位思考”原则,连续5天耐心开展调解工作,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杨某同意承担王奶奶家的房屋维修费用。
站在新起点,南岗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秉持法治初心、践行服务使命、深化法治实践、提升服务水平,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法治保障,以法治之盾温暖民心、护航南岗开启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