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无人机在毕节市黔西市金碧镇新兰村播撒油菜种。 通讯员 卢琼 摄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传娟
“‘飞机’一来,一天能种200亩,太省事了!”11月13日,毕节市黔西市金碧镇新兰村千亩连片油菜种植基地里,满载油菜籽的无人机腾空而起,在田间低空盘旋、均匀播撒种子,种植大户杜苏林看着忙碌的农机手,笑得合不拢嘴。
记者在现场看到,无人机依托GPS定位,精准控制行距与播量,肥料和种子同步播撒,作业效率大幅提升。“今年合作社计划种1500亩油菜,要是人工移栽,又慢又贵。”杜苏林算了一笔账,无人机飞播模式每亩能节约成本300元,还省去了不少人工麻烦。
“科技不仅提效,更能精准把控种植质量。”黔西市农机服务中心主任杨亚介绍,无人机凭借智能航线规划,可精准控制播种密度与范围,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人工播种。同时,能根据土壤墒情灵活调整播撒高度和速度,让每粒种子都落在适宜生长的位置,为来年丰产筑牢基础。
秋播以来,黔西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通过“一对一”指导帮助农户掌握机械化播种、无人机飞播操作技巧,同步普及科学种植、绿色防控知识,全方位护航秋播生产。
今年,黔西市油菜播种总面积达46.6万亩,“全程机械化+无人机飞播”模式已成为提升播种质量与效率的重要抓手。下一步,当地将持续加大智能农机推广力度,让更多“科技田”“智慧田”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