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股:优质标的AH股溢价倒挂不稀奇


(来源:北京商报)

对比去年同期来看,AH股溢价出现明显收窄,目前也有等多股出现了AH股溢价倒挂的现象,这是中国优质资产受到国际资本青睐的结果,同时也是南向资金的理性选择。未来不排除有更多两地上市公司的港股股价超越A股的可能。

过去,AH股溢价长期存在,主要源于两地市场流动性差异、投资者结构分化等原因。A股市场以散户为主,流动性充沛且风险偏好较高,推动估值中枢上移;而港股市场机构投资者占比更高,定价更趋理性,于是H股估值通常都会较A股更低。然而,这一格局在今年发生了显著变化:国际资本对中国优质资产的配置需求上升,叠加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市场的流动性与估值水平逐渐提升,部分上市公司的H股股价开始反超A股股价。

这一转变的核心逻辑在于资本的价值发现功能。

当A股市场因投资者情绪或流动性因素导致估值偏离基本面,股价估值明显低于内在价值时,国际资本与长期资金却能够认识到上市公司的发展潜力,并通过港股市场进行买入并持有,从而推动估值回归理性。

AH股溢价倒挂的直接原因是国际资本的重点青睐。随着全球资产配置向新兴市场倾斜,中国优质资产因其稳定的基本面与成长性成为重点买入对象。外资机构可以方便地直接买入在香港上市的H股股票,这不仅是对单一上市公司的看好,更是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潜力的认可。

与此同时,南向资金的理性选择也发挥了关键作用。内地险资、公募基金等长期资金南下,更注重上市公司的分红能力与长期增长潜力,而非短期波动。这种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导向的投资策略,进一步压缩了AH股的溢价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溢价倒挂现象并非全面普涨,而是集中于两类上市公司。一是具备全球竞争力的行业龙头,其估值体系已与国际接轨;二是高股息、低波动的稳健型资产。而这两类公司正是价值投资的主要对象。

当前AH股溢价的收窄,可能只是投资者认知转变的开端。随着资本市场开放程度的提升,两地市场的互联互通机制将进一步完善,资金流动的壁垒持续降低。未来,会有更多优质上市公司的H股价格超越A股股价,尤其是那些符合国际投资者价值判断、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的公司。这一过程将伴随两大变化:一是估值体系的融合,A股市场或逐步向港股的理性定价风格靠拢;二是投资者结构的优化,机构投资者占比提升将减少市场波动。

当然,当投资者足够理性,上市公司价值认同逐渐趋同,最终A股、H股的股价理应趋于一致,即两边都没有溢价,同股同价同权真正实现,这才是两地上市公司股价的理性状态。

北京商报评论员 周科竞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