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萝卜的甜头


(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初冬的午后,太阳暖洋洋地照耀着大地,“理响雍阳”基层宣讲团走进武清区大良镇田水铺村。基层宣讲员,杨辛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丽桦与乡亲们一起,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没有讲台,也没有会标,只有脚下这条崭新的德一路作见证。朱丽桦被乡亲们簇拥着站在路旁,拿出一张老照片,像拉家常般自然开场:“乡亲们,咱们今天不讲大道理,就先说说这张照片上的故事。”

  一张老照片,瞬间唤起了乡亲们的记忆。

  坑洼的土路、颠簸的自行车、后座上两个沉甸甸的萝卜筐,一下子把大家拉回到从前的岁月。“以前,咱们村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卖萝卜都得靠自行车一筐筐往城里驮。”朱丽桦的话语里满是回忆。乡亲们也忍不住搭话:“一车萝卜还没运出村,就有三分之一被颠坏了。那时候啊,再水灵的萝卜也卖不上好价钱!”

  “可现在,大家看!”朱丽桦话锋一转,指着眼前干净整洁的德一路说,“纵横交错的柏油路不仅通到家家户户,更一直绵延到田间地头,连起了大棚和市场。咱们的萝卜坐着‘专车’直奔超市,端上市民餐桌!”

  路,是血脉,而产业,是心脏。朱丽桦和乡亲们从一条路的变迁聊到了让田水铺人最引以为傲的萝卜产业。

  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市农科院的优质种子搭配科学管理,让田水铺的萝卜愈发脆甜。如今,全镇萝卜播种面积达1.5万亩,田水铺村更被评为“一村一品”青萝卜生产专业村,迎来全区首家“国家级”科技小院落户。听到这里,村里的年轻人忍不住分享:“科技小院的专家帮我们解决了土壤连作难题,明年产量还能再上新台阶!”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1.2亿元订单稳稳落地,去年全村人均年收入突破7万元大关。

  “去年,咱们全镇萝卜总产量4.5万吨,产业总产值突破3亿元!”朱丽桦用一串沉甸甸的数字,让乡亲们直观感受到巨变,“咱的‘小兔拔拔’萝卜不仅走出了武清,更走向全国。咱们农民的饭碗端得越来越稳,这背后正是‘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最生动的实践!”

  产业兴旺,最终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朱丽桦的宣讲,从田间地头,自然地延伸到村民的日常生活。

  “再说说咱身边的变化。”她笑着道,“从前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如今文化礼堂、健身广场、幸福大院一应俱全。”人群中有人乐呵呵地搭话:“晚上这广场舞一跳,日子美着呢!”更让乡亲们欣喜的是村里年轻人的回流,以往年轻人总想往外走,现在大学生争着返乡创业,连城里的游客都专程来体验拔萝卜的乐趣。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咱们大良镇,就是靠这一颗颗小萝卜,串起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金链条!”朱丽桦话音落下,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不只是对宣讲的认可,更是对眼前幸福生活的由衷共鸣。

  这颗脆甜多汁的萝卜,连同它背后鲜活的奋斗故事,已成为武清区在乡村振兴康庄大道上最生动、最坚实的注脚。它见证着一条路的变迁、一个产业的崛起和一方百姓的奋斗。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