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通讯员 赵鑫)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紧紧围绕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工作主线,强化经济运行调度,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加速推进各项工作。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36.79亿元,同比增长6.2%,居全省第二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53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49.55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273.71亿元,增长6.2%。
经济作物效益显现。全市瓜菜类、菜用豆类、茄果类及食用菌等种植面积、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蔬菜及食用菌产量7.55万吨,同比增长4.0%;中药材产量3.41万吨,增长8.9%。水果产量稳中有增。全市水果产量13.64万吨,增长5.0%;其中,苹果产量10.99万吨,增长5.1%,占园林水果总产量的80.6%;樱桃1.35万吨,增长3.7%。畜牧业生产稳定。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推进,150万羽全自动蛋鸡养殖场、秦川黑猪育种基地等项目基本建成,猪牛羊禽肉总产1.02万吨,增长10.3%;生牛奶产量2.29万吨、禽蛋产量1.92万吨,分别增长8.2%和19.7%。
制造业贡献突出。全市采矿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7%、20.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3.7%;其中,制造业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55.3%,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6.5个百分点,成为规上工业的最强拉动点。
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持续加快推进。从产业链看,4条重点产业链合计增加值同比增长15.9%,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4.5个百分点,其中,铝基新材料产业链、汽车装备配套产业链、新型建材及先进陶瓷产业链、光电子产业链分别增长5.6%、39.2%、19.5%和40.7%。从产业集群看,能源资源产业集群增加值增长9.1%,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8.0个百分点,继续发挥全市工业压舱石的作用;先进制造产业增长34.4%,特色新兴产业增长9.0%。
非能源工业增长较快。全市非能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6%,高于能源工业7.5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5.8个百分点,非能源工业对全市规上工业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能源工业增长9.1%,拉动全市工业增长6.0个百分点。
服务业保持稳定。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273.71亿元,同比增长6.2%,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6%、8.7%、5.7%、3.8%和5.9%,其中,邮政业和金融业增速分别较上半年提升7.7、3.8个百分点。1-8月,全市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6.89亿元,增长12.1%;分行业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分别增长23.5%、44.3%、14.3%,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合计拉动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