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列入“极右翼组织”后,“德国选择党40人将访美”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据“政客新闻网”14日报道,美国国会共和党籍众议员安娜·保利娜·卢纳( Anna Paulina Luna)透露,应众议院共和党人的邀请,德国极右翼政党“选择党”(AfD)的几十名政客将于12月访问华盛顿。

美媒报道指出,此行是该党继续向特朗普阵营共和党人寻求支持的重要举动,他们将自身处境描述为“在国内遭受政治迫害与言论审查的抗争”。自特朗普上台后,与其在反移民、意识形态等方面立场一致的美国MAGA阵营,已多次公开声援该党。

卢纳作为核心支持者,在接受德国《世界报》采访时直言声称,“我们将接待来自德国选择党的40名成员,而且不仅仅是我,还有其他美国国会议员也会参与。”

不过这一说法尚未得到德国选择党正式确认。该党发言人回应称“既不能证实也不否认”赴美成员人数,其联邦议院党团发言人则称,实际前往华盛顿的议员人数“不会有这么多”。

当地时间9月14日,德国人口第一大州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举行地方选举。德国选择党得票率较五年前增加近两倍,成为第三大党。

德国选择党近来已崛起为德国主要反对党,在大选民调中甚至能与基民盟并驾齐驱。今年 2 月德国联邦议院选举中,该党以约20.8%的得票率排名第二。

尽管影响力日增,但该党在德国政治光谱中被视为极右翼,长期遭到德国政坛主流阵营排斥。今年5月,德国联邦宪法保卫局正式将其列为“极右翼组织”。按照德国法律,这将赋予政府更大权限来监控该党的活动,包括资金调查和通信监控等,但并不会自动导致法律制裁或政党被禁。

这一认定随即引发特朗普阵营强烈反弹:副总统万斯、国务卿鲁比奥接连发声,批评德国存在“暴政”;德国外交部则强硬反驳称“这就是民主”。

德国选择党领导人爱丽丝·魏德尔和蒂诺·克鲁帕拉也谴责该认定“出于政治动机”,是对德国制度的严重打击,誓言将通过法律途径回应。克鲁帕拉还质疑联邦宪法保卫局未提供任何合理证据支撑其结论。

根据德国《世界报》的采访内容,卢纳表示,上个月的月末,她通过社交媒体X发文,邀请魏德尔访美。对方欣然答应,表示愿意共同商议后续安排。

除了此次访问,她还计划于明年2月举办一场更大规模的会议。据其所说,这次会议“将对抗达沃斯论坛”,更聚焦“国家主权”议题。

卢纳还提到,她最近正在协助德国极右翼人士纳奥米·塞伯特(Naomi Seibt)申请美国庇护。塞伯特是德国选择党的支持者,她声称因自身政治观点遭到“政府与情报机构的严密监控和骚扰”。马斯克还负责美国政府效率部时,也曾公开声援过她。

马斯克支持纳奥米·塞伯特的推文

“我认为她(塞伯特)是一位优秀的年轻女性,无论她决定做什么,未来都充满希望,我们将全力支持她,”卢纳告诉《世界报》,她还会帮助很多像塞伯特的人,“我真心希望这至少能促成一场公开对话,探讨德国政府,尤其是政客和执法部门,如何对待那些与自己观点不同的本国公民。”

卢纳还借机教欧洲国家做事,“欧盟各国本应尊重国内持有更保守、更倾向民族主义立场的成员。但我发现,不仅在德国,在英国和罗马尼亚也存在这样的情况:那些尤其在移民问题上坚定维护本国利益的人,会被一概贴上‘纳粹’‘亲俄’或‘法西斯’的标签。”

而当德媒质问她为何执着于在德国倡导“言论自由”时,卢纳则辩称,自己有能力提供帮助。她还提到,自己的好友查理·柯克就是因为“说出真相”而失去了生命,“从那以后我就告诉自己:如果我能做些什么,我一定会去做。”

然而事实却颇具讽刺意味。柯克的死因与所谓“说出真相”毫无关联,且共和党人借柯克之死发起的一系列“封杀行动”,恰恰与其标榜的论调背道而驰。

今年9月10日,保守派活动人士查理·柯克在校园演讲期间遭枪击身亡,终年31岁。美国总统特朗普下令全美“下半旗”致哀,共和党阵营指责民主党“煽动政治暴力”。

美国社会随即陷入严重撕裂,多人因发表批评柯克的“不当”言论被解雇或停职。美国知名脱口秀节目《吉米·坎摩尔直播秀》(别名“鸡毛秀”)更因调侃“柯克之死”一度遭到无限期停播。特朗普拍手叫好之余,还放话威胁要吊销“对他过度批评”的电视台的牌照。

这场纷争演变到最后,连共和党内部都绷不住了。特朗普的亲密盟友、得克萨斯州共和党籍参议员克鲁兹(Ted Cruz)公开表示批评,称特朗普政府对广播机构动辄罚款、吊销执照的威胁堪比“黑手党”。

英媒《金融时报》当时还援引分析人士的话指出,特朗普政府对所谓“敌人”的批评声发起打压攻势,堪称20世纪50年代的“麦卡锡主义重演”。

“我认为(特朗普)正在制造‘寒蝉效应’,压制异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法学院院长、美国宪法专家欧文·切梅林斯基(Erwin Chemerinsky)指出,特朗普“一直在针对性地打击高校、媒体、律师事务所”。

更关键地是,与特朗普第一任期不同的是,彼时其政府内鲜少有高级官员全力推动他的相关议程,而如今,特朗普的许多言语攻击都得到了贯彻落实。

“在麦卡锡时代,从未出现过像现在这样,由美国总统动用政府巨大权力实施报复与惩罚的情况,”他感慨道,“我们从未见过这样的局面。”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