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近日,上海市公布2025年度市级“无废城市细胞”典型案例评选结果,普陀区三家单位脱颖而出。上海市曹杨中学、上海施耐德工业控制有限公司、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分别凭借在“无废校园”“无废工厂”“无废医院”建设的创新实践成功入选。
校园践行环境素养培育
曹杨中学的校园里,雨水回用系统静静运转,这些设施不是摆设,而是学生们的生态实践课堂。这所以“环境素养培育”为特色的学校,已开发出65门环保类课程。“我们打造的‘3+2’环境素养培育课程群,让学生们在学习中理解环保,在实践中体验环保。”曹杨中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的餐厨垃圾处理装置实现了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而数字显示系统则让学生能够直观学习相关数据。
在世界地球日、环境日等重要节点,学校还组织开展“垃圾分类新时尚”“践行光盘行动”等主题活动,让“无废”理念从校园延伸至家庭和社区。

环境素养培育课程
工厂重塑制造链条
上海施耐德工业控制有限公司(下称施耐德)作为施耐德电气全球的工业控制器生产中心,将“无废”理念融入制造业的每一个环节。“我们的愿景是将业务增长与自然资源开采脱钩,同时实现净零排放和自然正向目标。”企业负责人表示。
工艺创新现已成为“无废工厂”建设的核心。为此,施耐德将传统的油墨打印升级为激光打印技术,彻底摒弃了油墨化学品的使用。而企业包装材料的循环利用体系同样令人瞩目。通过推行包装盒标准化设计,建立非标包装盒回收再利用机制,预计每年节约100万个纸箱和3万个塑料箱。在绿色交付方面,施耐德全面推行二级包装的去塑化,采用环保纸胶带替代塑料胶带,以纸塑复合材料包装取代塑料泡沫包装。

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医院转型构建绿色体系
普陀区中心医院则将“无废医院”建设视为一场系统性变革,从管理制度到基础设施,医院全面构建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体系。据悉,医院建立健全了“无废医院”运行管理组织架构,形成闭环管理机制。而医院搭建的医疗废物处置监督追溯系统,可实时监控医废产生量和交接量,便于实时溯源。
在绿色基建方面,新建的急诊综合大楼遵循绿色建筑规范,有效利用热水技术和节能蒸汽发生器,并配备了高效油烟净化系统等,进行了一系列节能减排的建设。“我们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医院管理各环节,全面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医院治理体系。”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蒸汽发生器
普陀区正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引导全区各类主体开展绿色转型。目前已形成校园、工厂、医院、商圈等多元“无废细胞”共生发展的良好格局,为城市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
原标题:《普陀三家单位荣膺市级“无废城市细胞”典型案例》
栏目编辑:顾莹颖 文字编辑:赵菊玲
来源:作者: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