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璇)“小时候参加全运会,看着师兄完成四连冠,我觉得很不可思议,但现在我也追随前辈的步伐做到了。”11月14日晚,十五运会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浙江名将汪顺以1分56秒20夺冠,实现该项目全运会四连冠,将他职业生涯的全运会金牌累积到18枚。
这是汪顺的第五届全运会,前来大湾区参赛前,他已凭借15金成为全运史上金牌数“第一人”。此前,汪顺已在本届全运会收获两金,而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是他的主项,“没人比我更知道,对这枚金牌的渴望。”汪顺说。
决赛战幕拉开,1994年出生的汪顺是选手中唯一的90后,其余选手都是出生于2002年至2008年的00后——但他从入水起就展现出强大的掌控力,蝶泳、仰泳、蛙泳、自由泳四个泳姿切换流畅,全程保持领先,最终以1分56秒20的成绩夺冠。
“能蝉联这样精彩比赛的金牌,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汪顺不禁想起小时候参赛的经历。
2009年山东全运会,15岁的汪顺懵懂地闯进全运赛场,最终一无所获。这次“一无所获”激发了他的斗志,“训练刻苦”的标签与他牢牢绑定。
此后,汪顺迎来了自己的时代,在2013年、2017年、2021年三届全运会上,他均夺得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冠军。国际赛场上,他同样表现亮眼,是2016年、2020年、2024年连续三届奥运会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项目的领奖台常客,其中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他成功夺得该项目金牌,实现奥运金牌梦。
作为老将,汪顺坦言,每天和泳池打交道总是会有新的感受,“第一次拿到冠军的时候,我觉得非常开心,当第二次要去蝉联金牌的时候,我觉得压力非常大。直到这一次,我更渴望把比赛比好。”因为在他眼中,一路走来有太多人与他同行,这不是一个人的冲锋,“我要感谢所有帮助我的人,有他们的陪伴,我才能在顺境和逆境中坚持,如果没有他们和我站在一起,我可能坚持不到现在。”
如今,汪顺已是赛场上的“元老级”人物,逐渐被00后“环伺”。他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从对手是80后,到同年龄的90后,再到现在00后、10后运动员涌现出来,感觉特别不一样。但我依然能在赛场享受竞技本身最纯粹的东西,这对我来说已经很知足了。”即便已斩获无数冠军,汪顺的竞争动力并未消减,“我还有对新的成绩,对自己极限的追求。”
从比赛结果看,汪顺比第二名领先了3秒多,“年轻人能否扛起重任?”汪顺对此并不担心,“这都不是问题,小队员都是一批一批追上来的。”他注意到,本届赛会已经涌现出很多新生力量,他由此坚信中国游泳的态势会在后浪奔涌中越来越好,言语中多了一层教练的视角。
在浙江队,汪顺身兼运动员和教练员双重身份。“目前还是以运动员身份为主,在日常训练和生活中,也会和队员们交流,从训练内容上给予一些帮助。当教练和当运动员一样,也要有目标,我会按照教练的思路去走好每一步。”在他看来,游泳之余,还有更广阔的世界等他发掘,他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英语,为未来转型作准备,“如果以后不当运动员了,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为国内、亚洲甚至全世界的体育事业发声,我会继续努力把事做好。”
不过,对于4年后35岁时是否还会参加全运会,汪顺并未给出明确答案:“35岁参赛,对我来说可能是个非常大的挑战,这次先不作限定,等比赛结束给自己好好放个假,再作决定。”
比赛仍在继续,作为连续三届全运会男子400米个人混合泳金牌获得者,接下来这一项,汪顺的目标依然是“蝉联冠军”。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