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云南省国资委
站在“十四五”收官的关键节点,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锡控股)正以深化改革为抓手,聚力向“全球最优锡铟产品供应商、全球最优锡铟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稳步迈进。2025年1至9月,云锡控股实现营业总收入415.12亿元、利润总额19.99亿元,同比增长146.9%;净利润16.17亿元,同比增长226.23%;利税总额37.05亿元,同比增长54.36%,资本结构持续优化。
云锡控股始终以“强党建、深改革、谋发展”为主线,立足两大使命加快走向世界。一方面,依托世界一流的锡铟冶炼技术和完备产业链,云锡向下游用户供应优质产品,全力保障全球锡铟供应链安全稳定,践行国家战略金属安全保障责任;另一方面,凭借深厚技术沉淀与创新精神,为全球锡铟行业提供最优解决方案,主动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如何实现党建与生产经营有效融合?把党建工作成效和生产经营目标两方面考核评价统一起来,在企业形成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目标“一致性”、做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结果“相一致”、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评价“一致好”。在这一考核导向下,云锡控股实现了在产业链上打造党建联盟,在供应链上强化党建保障,在创新链上汇聚先锋力量,党建与生产经营有效融合,为云锡控股创建锡铟行业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改革既要谋全局,也要抓细节。云锡控股已明确“三年强攻关、八年大跨越、十五年创一流”的“3815”战略发展目标,将短、中、长期发展目标有机统一。深化改革不能只看“大动脉”,也要通“微循环”。企业已全面重构“1+9”决策制度体系,推动管控模式从管理型向治理型转变,确保战略蓝图稳步落地;构建多通道宽带薪酬体系,建立阶梯式“摸高”激励机制,坚持“薪酬向价值创造者、业绩贡献者倾斜”,让从职能部门到基层班组的每一环都迸发内生动力。目前,云锡已形成“有色金属原材料、新材料及精深加工、供应链及物流、资产管理及配套产业4大战略单元+科技创新、人才培育2个平台”的布局,实体产业支撑体系更趋科学。
作为全球锡供应量四分之一的承担者,云锡控股始终将锡铟资源安全保障视为重要政治责任。云锡提前一年完成云南省“十四五”锡战略找矿目标,同时加大国内外锡矿资源并购整合力度,还布局了二次资源综合回收。云锡控股已建成全国首个废石综合回收产业化项目,构建起资源循环利用闭环产业链。截至目前,云锡保有锡资源储量占全球的10%,铟资源储量占全球的30%、居全球首位。面向“十五五”,云锡控股将推动资源战略从夯实自有根基转向内外联动、全球布局。
科技创新是云锡控股发展的首要动力,从复杂粗锡绿色高效精炼技术领先行业,到四丁基锡填补国内空白,再到实现甲基磺酸银国产化替代,云锡始终把科研摆在突出位置。云锡已构建以锡铟实验室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体系,参与建设国家战略性稀有金属矿产高效开发技术创新中心,近3年累计投入研发经费超25亿元,年均增长30%;2021年以来新增17个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及主体,新材料公司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企业”名单,锡业分公司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并入围云南世界级“灯塔工厂”培育名单。
云锡控股不遗余力推动产业化落地:重组设立云锡新材料公司、投资建设新材料(东营)华东产业园,进一步巩固“世界最大锡生产基地、中国最大锡材加工基地和锡化工基地”地位;更突破BGA焊锡球成型制备技术封锁,破解抗氧化难题,为华为、美的等头部企业提供关键技术解决方案,持续拓宽“云锡制造”的应用版图。
创新是云锡做强“两个全球最优”的底气。未来,云锡控股将实施材料领先专项行动,大幅提升“三高”产品市场占比,形成中高端材料领域领先优势;推动新材料业务独立上市,实现从单点突破到体系化领先、从引入战略投资者到释放资本市场价值的质变,力争高端锡材料世界市场占有率超过20%。
【责任编辑:语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