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融媒体中心
走进兰州新区西岔镇新盛村的香菇大棚,菌香四溢,一排排菌棒上鲜嫩的香菇饱满诱人。村民们穿梭其间采摘分拣,一派丰收忙碌的景象。这五座大棚,既是村集体的“致富园”,更是村民家门口的“就业场”。
谁曾想,这片产业基地起步时曾受困于资金短缺、技术薄弱。为破解难题,西岔镇精准对接资源,保障大棚建设、菌棒采购等关键环节资金;邀请农业技术专家驻点指导,从温湿度控制到病虫害防治,手把手传授培育技术,为香菇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筑牢根基。
今年9月初,五座阳光大棚正式投用,经过两个多月培育,香菇迎来盛产期。截至目前,累计产出香菇4万多斤,产值达14.7万元。这笔“致富金”不仅填补了村集体经济缺口,更支撑起村内基础设施改善——村口道路平整了,文化广场健身器材配齐了,村民们切实感受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以前要照顾孩子没法外出打工,现在在大棚干活,既能挣钱又能顾家,日子踏实多了。”村民马勤梅的话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大棚运营之初便聚焦脱贫户、留守妇女、老年人等群体,设置采摘、分拣、包装等低门槛岗位,已累计带动100余名村民就地就业,人均月增收2000元以上。
如今,新盛村的香菇产业正谋划更大发展。西岔镇计划2026年申报扩建20至50座高标准大棚,同时探索“线上直播+线下批发”双渠道运营:线上邀请主播走进大棚,实时展示采摘包装全过程;线下对接商超、农贸市场,建立稳定批发渠道,拓宽销路提升市场竞争力。
“我们要把香菇产业做得更稳更大,让更多村民家门口就业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村支部书记虎瑶成表示,将持续在品种优化、技术升级、市场拓展上发力,推动产业提质增效,让小小的香菇真正撑起村民增收的“致富伞”,绘就乡村振兴更美的图景。(李怡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