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潮涌中奏响 “山海和鸣”


2025年“浙青共绘同心圆·山海和鸣新篇章”文化走亲活动金华(义乌)站现场。

海西非遗文创产品引得国内外客商驻足询问。本报记者 李庆玲 摄海西非遗文创产品引得国内外客商驻足询问。本报记者 李庆玲 摄

本报记者 李庆玲

11月13日下午,浙江省义乌国际商贸城四区广场,初冬的暖阳洒在涌动的人潮上。2025年“浙青共绘同心圆·山海和鸣新篇章”文化走亲活动金华(义乌)站在此拉开帷幕,来自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特色展品,为这座世界小商品之都注入了高原的辽阔气息。

前来参加走亲活动的海西州参展企业展位前人头攒动,农畜产品的天然香气、文创产品的精巧质感、旅游产品的独特风情相互交织,引得往来客商与市民纷纷驻足端详、询价交流。其中,青海锝都乐文化旅游产业有限公司的展台前尤为热闹,不时传来啧啧赞叹,其独具匠心的非遗文创产品,成为现场最吸睛的焦点之一。

“在这么多的展位中,你们的披肩和包一眼就吸引了我,质感真好。”当地客商楚先生站在展台前,手中轻轻抚摸着一条以察尔汗盐湖为灵感设计的翡翠绿披肩,眼中满是赞赏。

“这是我们公司的主推款之一,它采用纯手工毡绣技艺,一条就需要两位工匠耗时一整天制作。”公司负责人孟朝格一边忙着给参观者展示产品,一边耐心讲解。他身前的展台上,四款不同色系的披肩与同风格托特包相互映衬,不时有人拿起拍照分享。

孟朝格进一步介绍,公司主推的4款披肩在设计时就将海西特有的自然纹理巧妙融合,盐湖的深邃绿,似一块无瑕的翡翠,蕴含着无尽的神秘;雅丹地貌的暖黄,如夕阳的余晖,散发着温暖与活力;都兰河辫状河流的粉红,似脸颊带着娇羞与柔情;黑独山的灰黑,如古老的岩石,沉淀着岁月的沧桑。

“浙青一家亲,文化走亲越走越亲。”孟朝格笑着为顾客展开披肩,现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来。“这款产品既承载着海西记忆,又融入了杭州丝绸的精致。真丝为衬,羊毛的质朴暖意与真丝的柔滑光泽交织,就像把海西的壮美风光披在了肩头。”轻柔的触感与雅致的视觉体验,让试戴的顾客频频点头,周围的人也纷纷凑上前来,询问材质与设计。

“最高级的设计,是无需繁复图案的抽象表达,核心就是自然纹理本身。”孟朝格指着展品向围拢的参观者介绍,他的一番讲解让不少人恍然大悟,现场响起阵阵认同的回应,有人当场表示想要订购。

“这两天来咨询的国外客户特别多,他们对这种融合自然与非遗的设计很感兴趣。”孟朝格趁着间隙分享着参展收获,此前在今年文化走亲绍兴站,一位国外客户毫不犹豫购买了一套同色系的披肩与包包,这让他看到了海外市场的潜力。

国内客商的反馈也在热闹的交流中不断涌现:有人拿着包包端详,建议设计可更圆润或加入个性异形款,增强时尚感;也有客户对着披肩的面料与工艺频频称赞,认可产品的高端定位,直言品牌完全有能力走轻奢路线。“以前我们是凭着自己的喜好做产品,现在多次参加展会,听到大家的真实想法,才逐渐真正摸清了市场需求。”孟朝格说。

今年海西文化走亲活动还将陆续走进浙江台州、温州等地。回顾一路走来的展会,每一场都人流涌动、热度不减,海西的高原风情与浙江的商贸活力在现场碰撞交融,满是烟火气与文化味。在孟朝格看来,这样的走亲活动远不只是产品展示的窗口,更是精准对接市场、推广品牌的黄金契机。

“我们做的不只是产品,更是非遗的传承与传播。”望着眼前热闹的人群,孟朝格眼神坚定,未来他计划深化与浙江企业的合作,并充分借力浙江成熟的电商生态,让承载着非遗与高原记忆的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国内外市场。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