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县:非遗大苑展现千年非遗魅力


本报讯(记者 晴空)位于湟源县城关镇三集中新村的湟源非遗大苑占地2000余平方米,成为湟源县又一文化新地标。

步入非遗大苑,500平方米的非遗展厅宛如一部立体的“活态文化史书”,展区内悬挂的湟源排灯更是亮眼夺目。当暖黄灯光点亮,灯面上茶马古道的驼队、草原上的牛羊、河湟地区的民俗生活等图案清晰浮现,仿佛让人瞬间穿越时空,听见历史深处传来的清脆驼铃声。

丹噶尔皮绣更是当之无愧的非遗瑰宝。传承人以细密针脚,将高原雪豹、草原牦牛等元素绣得栩栩如生——皮革的坚韧与丝线的艳丽相得益彰,上手触摸,精致质感从指尖滑过。除此之外,河湟剪纸、堆绣、丝毛挂毯等非遗展品也各有千秋:剪纸纹样里藏着满满的吉祥寓意,堆绣用彩布拼接出立体生动的山水,丝毛挂毯则精准复刻了高原的蓝天白云。每一件展品都值得驻足细赏,随手拍下,都是承载文化的珍贵画面。

观展后,300平方米的制作体验区还能满足你深度参与的需求。在这里,无论你是否有手工基础,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耐心指导下,都能亲手体验非遗技艺,学习基础的皮绣针法,绣制一件小巧的挂饰;或是尝试掐丝技艺,用细铜丝拼出简单纹样,再填充上鲜艳颜料,轻松完成专属的非遗手作。整个过程中,既能收获满满的创作成就感,也能真切感受到非遗技艺的独特趣味。

截至2025年,湟源非遗大苑已成功培养16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发200余款非遗衍生品,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成为推动非遗保护与活化利用的重要载体。在这里,非遗不再是博物馆里静态陈列的展品,而是可触摸、可学习、可参与的文化生活。你还能将亲手制作的非遗手作带回家,留下一份独特的文化记忆。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